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风起荆南 > 第78章 星夜归来

第78章 星夜归来(2 / 2)

刘巴闻言也是颇为吃惊道:“莫非,子龙是白马义从出身?”

“非也,子龙先前在公孙瓒处之时一直在公孙瓒所置青州刺史田楷麾下,为依附于公孙瓒的刘备掌管骑兵,并非“白马义从”。”林铤为刘巴解惑道。

刘巴恍然大悟道:“难怪先前主公一直催促我以最快的速度赶往邺城,更是让河北甄家先一步进行寻找,以求务必找到子龙,就是为了阻止子龙和刘备再次相遇。不然以对子龙脾性的了解,怕是其多半会再次投入刘备麾下,恐让主公与子龙这一大才失之交臂。不过,巴一直好奇主公是如何知晓各中复杂关系的?又是如何提前知晓子龙会出现在邺城?更是能提前预判到刘备汝南大败之后也会出现在邺城之中?”

“咳~咳~咳咳~~咳咳咳~~,对了子初襄阳之行想必收获颇丰吧?”林铤知道刘巴聪慧过人,但没想到刘巴能聪慧到如此程度,一下子就发现了其中的关键点,林铤也是只能脸不红心不跳的来个战术性咳嗽再来个转移话题,实则内心可是慌乱不已。总不能告诉刘巴说自己是穿越过来的吧,你们的结局我都知道,说出来估计也不一定有人信,搞不好会以为自家主公得了失心疯。

刘巴这才反应过来刚才说了这么多最重要的还没说,于是兴奋的道:“终是不负主公所托,蔡瑁已然答应会想办法说动刘景升给主公争取到桂阳郡守的位子。并且这次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的代价,我也让荆州蔡家付出了一些条件。除了桂阳郡原本的两名管军校尉鲍隆和陈应外,再争取到了3名校尉、5名都尉和10名别部司马的任命名额。但是名正言顺的自主征募军士的权利我没有争取到,蔡瑁只是答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请主公责罚!”

刘巴觉得自主征募士卒的权利没有争取到,还是觉得自己有一定的责任,把这个处置权利交给林铤。

“此番能争取到如此条件当寄子初一大功才是,如何能让我责罚于你呢?既然蔡瑁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怎么能“辜负”荆州蔡家的“一片好意呢?”林铤狡黠的笑道。

林铤这一番话给刘巴听的云里雾里的,不知道林铤说的荆州蔡家的“一番好意”是什么意思:“主公所言巴不甚明白,还请主公解惑。”

林铤也耐心道:“蔡瑁此举无非是想让我们自己承担所有责任,万一出了什么事他好推脱干净。既然他蔡瑁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正常按要求征募,其他的军士则以“庄子”中的护卫队和乡勇的名义征募,待遇则和正式的军士一样。至于“庄子护卫队”和“乡勇”则要发挥他们垦屯的优势;然后就是桂阳郡的财税收入,除了我们自己的产业,其他财税收入分成两个账目,一本是应对刘景升派下来的人的,一本则是我们实际的账目。自从接手郴县之后就发现赵范之前就是这么做的,另外把实际收入的一成送给荆州蔡家,这样蔡瑁想推脱也推脱不了,送予蔡家之事还需子初费心。”

刘巴明悟了一般道:“主公如此安排甚妙,这样就让蔡瑁和我们在一艘战船之上,不过此事需从蔡家商队的负责之人蔡瓒身上入手。至于垦屯之事,桂阳郡多山林之地恐怕收成并不会太理想。”

“此事易而,传闻交州之地有一稻种,一年两熟,可为稻种也。部分山林如若合适可以适当伐木开垦为田地,但需注意适当的尺度,切莫过度砍伐开垦,此事我会亲自督办。另外桂阳郡内如遇自愿参与开山为田之人,免除一年赋税,以郡守府的名义租借农具,分发稻种,第二年赋税减半,第三年恢复正常。”林铤对刘巴说道。

“主公英明,只是这样子我们的财税负担会不会太大了?毕竟我们才新得桂阳郡,施以仁政自然可以收获民心,但是我们还需征募军士,军队耗费之钱财粮秣甚巨。恐怕………………………………………………………”刘巴的话没有继续说下。

林铤自然知道刘巴担心的那个点在哪里,于是道:“以我的名义成立林家商会,我们也组建商队,但是不售卖已经合作的商品,保护与我们合作商队的利益。另外我们多制作出一些新的商品,加大与各家的合作,争取多在这方面开源,桂阳郡是我们的立身之地,前期苦一点累一点没关系,根基扎得稳才能图谋以后。至于前钱银方面还需要物色几位人才能够辅助我们开展商事之事,不然就只有你与公渊二人明显是不够的。之前公渊也曾提及需要多寻访招募人才,毕竟我们麾下目前多是武将之才,内政等各方面极为缺乏人才,不知子初心中可有什么推荐的人选?”

刘巴思考了一会儿还是没想到什么值得推荐的人才,决定先行告退回去休息,待休息之后明日再行思考推荐之人。

【白马义从是东汉末年公孙瓒为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组建的精锐骑兵部队,因骑乘白色战马得名,主要活跃于幽州及燕代地区。讨论该部队由善射武士组成,吸纳游牧族士兵并融合骑射与冲击战术,初期作为禁卫军随公孙瓒作战,迫使乌桓部落“避白马长史”。公孙瓒于公元179年至公元180年间创立白马义从,后逐步扩充规模。界桥之战中,袁绍部将麹义率八百步兵以伏盾强弩战术击溃白马义从主力,致其精锐损失殆尽。据《三国志》记载,赵云当时隶属刘备麾下骑兵,未加入白马义从。该部队的兴衰与公孙瓒集团整体命运紧密关联。沮授为监军,白绍:“瓒好白马,屡乘以破虏,虏呼为‘白马将军’。故选精锐三千,尽乘白马,号‘白马义从’,以实禁卫也。” 在汉末的征战中,“白马义从”只是一颗流星,它是公孙瓒的精锐骑兵部队,可惜,只经过短暂的辉煌,就在界桥战役中被袁绍的大将麹义歼灭了。公孙瓒是在和北方胡人的作战中以勇猛豪迈而成名的,他善使双头铁矛,《后汉书》曰:“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白马义从后扩充成相当规模的部队,一时威震塞外,乌桓“乃画作瓒形,驰马射之,中者辄呼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瓒好白马,屡乘以破虏,虏呼为‘白马将军’。故选精锐三千,尽乘白马,号‘白马义从’,以实禁卫也”。“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这两段,描写的都是瓒手下的白马义从。史料记载中首次出现白马义从是在公元181年,那么它的组建极有可能在公元179年~公元180年间。白马义从原指跟随瓒的那些善射之士。由于瓒部队清一色全是白色的战马,而得名白马义从。建立之初,战功赫赫。史料记载中,胡人惧怕瓒的白马义从:“瓒每与虏战,常乘白马,追不虚发,数获戎捷,虏相告云:‘当避白马’。”辉煌后就是坠落……在界桥之战中,麹义八百先登大破瓒军。史料记载——“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盾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雨发,所中必倒,临阵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

【易错:赵云在公孙瓒处的时候一直在公孙瓒所置青州刺史田楷处,为依附于公孙瓒的刘备掌管骑兵,并非“白马义从”。—出自《三国志·赵云传》: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