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警惕的看了看周围,发现大家都没怎么留意自己这边便也悄声回道:“我在庐江那边有一个亲戚,好像职位是个县令。此番想去投江东也是想借机混个都伯的军职为自己谋个出身,不知廷钰兄可愿与我同去谋个前程?”
林铤听闻徐盛此言也是笑着答道:“之前我曾与文向兄说过有门路,不知文向兄可还记得?”
徐盛听了林铤说的这番话也是点了点头回应,林铤见此又继续道:“这次统军大将鲍隆与我乃兄弟也,不知这对于文向兄来说算不算门路呢?”
徐盛听闻此言哪还不知道林铤的意思:“廷钰兄所言当真?可是桂阳郡于我们来说终究是太小了一点,能晋升的机会也是有限的。”
林铤趁机又给徐盛说道:“难道文向兄的志向只是江东的一个小小都伯而已?在江东若非其本地豪族要想出头其难度可想而知。”徐盛闻言只是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徐盛是有能力也有抱负的,自然是不可能只想当个都伯。
就在众人松懈的边巡查边闲聊之时,就看见之前的那车夫不知道第几次拉着粪车从寨外而来。
“还不快点进去,臭死人了。”营寨门口的守卫忙用手捂着口鼻,同时脸也转向一边,跟本没一个人愿意上前查看。
众人继续巡逻,这次正好跟在粪车后面,营中茅厕位置偏僻,众人巡逻也凑巧跟了粪车一会儿,这时突然陷进了泥地里,车夫着急忙慌,可不管他如何抽打驴子就是无法脱离泥泞。众人见此,便打算上前帮车夫一把。
“空车都拉不动,我看你这两头驴子该换了。” 林铤这一开口吓的车夫连连后退。
“别紧张,我们就是看你这情况影响我们巡逻来帮你一下。”
众人强忍着这难以言喻的味道帮车夫把车子推了出来,可那车夫什么都没说慌慌张张的赶车子离开。
“这粪车有问题。”徐盛见此眉头紧锁。
这时林铤此时才注意到地上的车痕很深,空车绝对不可能造成这么深的车痕,而且看刚才那车夫的表现也确实很可疑。
【徐盛,字文向,琅邪莒(今山东莒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徐盛初从孙权,为别部司马。曾以不足二百兵士拒黄祖之子黄射所率数千人,大破之。任校尉、芜湖令,迁中郎将,督校兵。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进军濡须口,徐盛从权御之。徐盛乘蒙冲(战船),遇暴风,船落敌岸边,诸将恐惧,未有出者,独盛将兵与敌顽抗,风止乃还。后迁建武将军,封都亭侯,领庐江太守。徐盛在与曹休的激战中,遭大风,船人多丧,盛收余兵,以少御多,敌不能克,各引军退。迁安东将军,封芜湖侯。吴黄武三年(公元224年),魏文帝率大军攻吴,意在渡江。徐盛建议沿江筑围,围上设假楼,江中浮船。诸将以为无益,徐盛不听,依计行事。魏文帝到广陵,看见连绵数百里的假围,惊讶不已,误以为吴军皆拒守江边。当时又值江水猛涨,便下令退兵】
【汉代及后续朝代中的军职可按层级划分为:
基层军官
?什长?:管理2个伍(共10人),负责日常操练和战场协调。 ??
?都伯(类似现代的少尉)?:统领一队(约50人),是士兵晋升为正式军官的过渡角色。 ??
中级军官
?屯长(类似现代的中尉)?:统领2-3队(100-200人),相当于连长,负责基层作战指挥。 ??
?军侯(类似现代的上尉)?:指挥500人左右的部队,属中级武官起点。 ??
?别部司马(类似现代的少校)?:独立指挥数百至上千人的部队,常见于割据势力。 ??
高级军官
?都尉(类似现代的中校)?:地方驻军中级武官,统领特定兵种(如骑兵、陷阵营),秩比二千石。 ??
?校尉(类似现代的上校)?:中央军旅级主官,偏重文职,多负责军事行政。 ??
?中郎将(类似现代的大校)?:统领特定部队或区域,如“五官中郎将”类同“五校”。 ??
高级将领
?裨将军\/偏将军(类似现代的少将)?:可统率数千人,属杂号将军末阶。 ??
?四征\/四镇将军(类似现代的上将)?:地位高于裨将军,负责重要攻防任务。 ??
?骠骑\/车骑将军(类似现代的元帅)?:中央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多由贵戚担任。
注: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基层军官常以“都伯”“屯长”等称呼,与秦汉军制存在差异】
【都伯是汉语中表示古代军官职级的专有名词,以三国时期曹操颁布的《步战令》为最早文献记载依据,其主要职能为统辖百人规模的军事单位并执行战场纪律。历代文献中既有《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将该词与行刑人相关联的记载,也有汉典等现代词典系统将其界定为统领百人的军官的释义。该词汇被收录于2023年汉语词典规范词目,其军事职官属性在《南史·恩幸传》的相关记载中亦有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