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齐了。
账册、密信、玉佩、卦图、口供。每一样都能致命,合在一起,足以掀翻整个朝堂。
龙吟风把东西一一收回袖中,动作很稳。
监正忽然开口:“你们打算怎么做?”
“按你说的办。”龙吟风盯着他,“拿着你的通行令,在观星台廊道等皇帝。这一次,不会有人拦我们。”
“他们会杀你们。”监正低声说,“北狄的人无处不在。你们一露面,就会有弓手从高处射箭,会有太监假传圣旨,说你们谋反。你们连靠近御驾的机会都没有。”
“那就让他们来。”龙吟风把手放在剑柄上,“我等这一天,等了十九年。”
诸葛雄也按住了剑:“死也要把话说完。”
云岫没说话,只是把药囊重新系紧,确认里面的银针还在。
殿外传来晨钟,一声接着一声。
监正慢慢站起来,走到铜柜前,又取出一块玉牌:“这是我私藏的副令。万一第一块被识破,这个还能撑半柱香的时间。你们……小心廊道两侧的灯柱。那里常有暗哨。”
龙吟风接过玉牌,看了他一眼:“你不怕被牵连?”
“我已经不怕了。”监正靠着柜子,声音轻得像自言自语,“躲了二十年,每天夜里都梦见那场大火。现在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龙吟风不再多言,转身走向殿门。
诸葛雄跟上,云岫最后看了一眼监正,也走了出去。
墨风从屋檐跃下,落在队伍末尾。
阳光照进大殿,落在监正脚边。他站在原地,手里还攥着那支断了角的笏板。
龙吟风走出十步,忽然停下。
他回头,看着监正:“你师父临终前写了什么?”
监正愣住。
“他在铜鼎内壁刻的最后一句话。”龙吟风说,“是不是——‘火尽时,剑出鞘’?”
监正浑身一震,猛地抬头。
龙吟风没有等他回答,转身大步离去。
四人身影消失在长廊尽头。
监正独自站在空荡的大殿里,嘴唇颤抖,终于低声念了出来:“火尽时……剑出鞘……”
他慢慢跪坐在地,额头抵住冰冷的地面。
远处传来鼓声,是早朝将启的信号。
龙吟风走在石阶上,手一直按在剑柄上。阳光照在他的侧脸,映出一道旧疤。
云岫低声问:“接下来怎么办?”
“等。”龙吟风说,“等到辰时。”
诸葛雄看了看天色:“还有半个时辰。”
墨风检查了箭匣,弓弦干燥,箭头锋利。
龙吟风抬头看向前方的观星台廊道。两排灯柱笔直延伸,像是通往命运的通道。
他的手指缓缓收紧。
剑柄上有道划痕,是他昨夜握得太紧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