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天王刀诀 > 第67章 石谷深处的秘密

第67章 石谷深处的秘密(1 / 2)

地底的震动停了七息,密室重归死寂。龙吟风没动,目光仍锁在诸葛雄怀中的羊皮卷上。那丝金线未散,自“双生并蒂莲”起,如活物般缓缓延伸,指向图外空白处。

诸葛雄察觉异样,立刻将寒玉贴回卷背。霜雾再起,金线骤然清晰,微光流转,竟似有脉搏跳动。

“它在回应什么。”龙吟风低声道,“不是机关,是感应。”

他俯身,以剑鞘轻敲地面三下。震感沉入石层,远处传来极轻微的共鸣,如同钟磬余音再度泛起。

诸葛雄盯着金线走向,忽然抬手比划角度。他从怀中取出炭稿,对照冰棱日轮符文的星轨刻纹,又望向金线偏移方向。

“差七度。”他声音压得极低,“百年前‘北斗倒悬’那天,北极星垂照正是这个偏角。”

龙吟风眯眼:“你说这图……认天时?”

“不止。”诸葛雄指尖抚过金线末端,“它认的是人。封印松动,是因为有人触发了某种条件——极寒、炽热、纯净,三源之力缺一不可。而刚才的地鸣,是阵法在回应那个条件已近。”

龙吟风沉默片刻,转身走向第七只陶罐。他蹲下,手指沿罐底滑过那道“月”字残痕,触到墙根缝隙里一道细槽,形如弯钩,边缘打磨光滑,显是常被开启。

“就是这儿。”他说。

诸葛雄取出铁簪,蘸取先前残留的酸液。他屏息凝神,依记忆中开启暗格的节奏——滴、滴、滴,顿住;再滴、滴。

酸液渗入铜槽,无声流淌。片刻后,墙面微微震颤,一道窄缝自上而下裂开,冷风扑面而来,夹着墨香与陈年檀味,幽深通道显露眼前。

龙吟风执火折子先行,火焰微晃,映出陡峭阶梯向下延伸,石阶布满滑腻青苔。他以剑尖点地试探,每一步都极缓慢。

行至半途,脚下地砖忽现刻痕。火光映照下,浮现八字古篆:“止步者生,妄视者盲。”

诸葛雄低喝:“闭眼!”

两人当即合目,静立数息。再睁眼时,视野清明,方才那些扭曲光影已消。龙吟风伸手探壁,指尖触及一道浅槽,蜿蜒如蛇,通向深处。

“是障眼阵。”他说,“靠视觉诱敌,使人失明跌落。”

他们继续下行,脚步更缓。通道尽头豁然开朗,一座环形石殿矗立眼前。

殿壁高耸,密布刻痕,皆为手书武学精要。字迹苍劲,笔力沉厚,非一人一时所成。有的刻于百年前,有的墨迹尚新,仿佛昨日才留。

“力从地起,意由心灭。”

“破招不在速,在断其势之源。”

“剑不出鞘,杀机已至。”

龙吟风逐字看去,呼吸渐沉。这些话看似简白,却如重锤击心,每一句都直指武道根本。

中央是一座九兵祭坛,九根石柱围成圆阵,柱顶各刻兵器轮廓: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祭坛中央是一池,池底干涸龟裂,唯有中心一点幽光微闪,似有灵息未绝。

诸葛雄快步上前,取出寒玉贴于池壁。霜雾弥漫,池底裂纹中竟浮现出一线碧色,如活泉脉动。

“莲根未死。”他低声,“只要水源不断,并蒂莲仍可重生。”

龙吟风走向石壁,指尖抚过一行题记:“归墟子,戊寅年七月十七,记于终焉之前。”

他心头一震。

“归墟子?”诸葛雄也已看到,“百年前失踪的阵法第一人,传说他参透天地之势,能借山河布阵,死后尸骨无存。原来他隐居于此。”

“不止是隐居。”龙吟风指向另一段刻文,“你看这里。”

石壁一角刻着一段短语:“传灯者至,守阵人退。命承一线,不容错付。”

下方署名正是“归墟子”,末尾还有一行小字:“吾穷三十年,设此九兵之局,非为传技,乃为续命。”

诸葛雄默然良久:“所以三大王当年烧毁残篇,不是怕人得之,是知道没人能接下这份‘命’。”

“这地方不是藏秘籍。”龙吟风望着祭坛,“是等一个人来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