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此处总有滞涩感,似有一层无形薄膜阻隔内外。如今念头一起,真气如江河奔涌,直抵要冲。就在即将汇流之际,他心中忽有所动。
不是恐惧,也不是犹豫。
而是答案。
那晚他为何迟归半日?因接到密报,称敌军主力南移,北谷可暂缓布防。他信了。结果那是假讯,诱他离营。三百七十二人死守至最后一刻,无人投降。
他曾以为自己背负的是愧疚。
现在才明白,他真正逃避的,是信任崩塌后的虚无。
“我错了。”他在心里说,“我不该怪自己晚到,而该恨那个递假讯的人。”
话音落,膻中穴豁然通畅。
真气毫无阻碍地汇入,循环周天。三十六转过后,每一缕气流都更加凝练,不再暴烈,也不再冰冷,反倒带着一种近乎温润的力量。他知道,这是真正的“通幽者生”——不是掠夺死者的怨气,而是接纳他们的意志,让亡者之志成为活者之力。
他双手结印,置于膝上。
不再刻意压制,也不主动催动,只是维持呼吸与地脉同频。石台底部的幽蓝光芒渐渐减弱,古籍悬浮不动,似乎在等待最后一步。
他知道它在等什么。
不是更强的力量,也不是更高的境界。
是态度。
他缓缓睁开眼,直视那卷古籍。
“你想留下,就留下。”他说,“想走,我也不会拦。”
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识海。
下一瞬,古籍猛然翻页,整册化作流光,轰然坠落。光芒撞上石台阵心,炸开一圈波纹,随即尽数没入地面。刻痕亮了一瞬,又归于黑暗。
唯有眉心,闪过一道极淡的符纹,转瞬隐去。
他闭目,重新入定。
体内真气循环不休,黑气沉潜如渊,守护着那团温热之源。他知道,自己已真正掌握第二重心法,也触及第三重门槛。但此刻他不急于冲击,而是静守元神,稳固境界。
真正的力量,不在突破之时,而在突破之后能否站稳。
洞外,诸葛雄仰头望着崖顶裂隙透下的微光。良久,他转身对墨风道:“传令下去,前线轮防照旧,但加派一人专司玉符监测。若有异动,即刻示警。”
墨风点头:“他什么时候出来?”
“不知道。”诸葛雄看着洞口,“但出来的时候,不会再是同一个人。”
洞中,龙吟风忽然察觉丹田深处那团温热之物轻轻跳动了一下。
像是心跳。
又像是呼唤。
他刚欲细察,石台底部再次传来低语,这次更近,更清晰:
“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