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的,正是吴记者。
他挤到最前面,将话筒几乎杵到王谦的脸上。
“王校长!我是《华夏教育前沿》的记者吴凡!”
他的声音又高又尖,确保周围所有学生都能听见。
“请问您注意到网上关于‘信箱事件’的讨论了吗?某985高校学生因为举报食堂问题反被记大过处分,您对此有何看法?”
这个问题一出,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钟振国脸色一变,就要上前阻拦。
王谦抬手,示意他不必。
吴记者见王谦不说话,嘴角的笑意更浓。
他步步紧逼。
“王校长,您昨天在直播里表现得如此爱护学生,想必海科大一定有非常完善的沟通渠道吧?”
“请问,海科大有校长信箱吗?”
“您能向全国人民保证,您学校的学生,不会因为提出意见而遭到打击报复吗?”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淬了毒的刀子,刀刀致命。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王谦身上。
这个问题,根本就是一个死局。
说有,那肯定会被追问效率和处理结果,任何一个瑕疵都会被无限放大。
说没有,那更是坐实了“独断专行”、“漠视学生”的罪名。
吴记者调整了一下机位,准备捕捉王谦脸上任何一丝慌乱的表情。
然而,王谦的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
他只是平静地看着吴记者,如同在看一个跳梁小丑。
片刻后。
他转头对钟振国说。
“老钟,去,把行政楼门口那个东西拿过来。”
钟振国一愣,但立刻反应过来,快步跑了出去。
几分钟后,钟振国抱着一个蒙着厚厚灰尘的木制意见箱回来了。
箱子看起来很有年头了,上面的红漆都已斑驳。
王谦指着那个箱子,对着所有镜头。
“你问的是这个吗?”
吴记者心中狂喜,但表面上依然义正言辞。
“是的王校长!就是这个!请问这个信箱多久开一次?处理了多少学生的意见?”
王谦没有回答他。
他环视了一圈在场的学生和记者。
“这种东西。”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全场。
“代表的不是沟通。”
“是隔阂,是推诿,是官僚主义!”
说完,他对着不远处一个正在执勤的保安招了招手。
“你,过来。”
那名保安立刻跑了过来,敬了个礼。
“校长!”
王谦指着地上的意见箱。
“砸了它。”
两个字,让整个体育馆落针可闻。
保安愣住了。
钟振国愣住了。
吴记者和所有的媒体,全都愣住了。
“没听见吗?”
王谦的声音冷了下来。
保安一个激灵,不再犹豫,从腰间抽出巡逻用的橡胶警棍,高高举起。
“砰!”
一声巨响。
那个象征着“传统”与“程序”的意见箱,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一棍砸得四分五裂。
木屑飞溅。
吴记者被吓得后退了一步,他完全没料到会是这种发展。
在全场的死寂中。
王谦缓缓转过身。
他指向体育馆外,那栋最高的教学楼主楼。
主楼墙体上,有一块巨大的LEd电子屏幕。
“海科大,从今天起,不需要信箱。”
话音刚落。
那块巨大的电子屏幕,瞬间亮起。
一行巨大无比的阿拉伯数字,出现在屏幕上,如同黑夜中的灯塔。
王谦拿出自己的手机,对着镜头晃了晃。
“这是我的手机号。”
“从现在起,它就是海科大,唯一的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