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业三十年,经手的所谓国家级重点项目成果,加起来都不如这里一个学生小组一周的研究有价值。
夜深了。
几个期刊的主编凑在楼下的吸烟区,谁也不说话。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颓败和迷茫。
许久,老刘颤抖着手,点燃了第三根烟。
他吸了一口,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把烟雾吐出来。
“回去以后,咱们……没法干了。”
他声音沙哑。
“看过了这里的星辰大海,谁还能看得上外面那些池塘里的小鱼小虾?”
旁边一个主编,把手里的烟头狠狠地按在地上,碾碎。
“我他妈昨天还在为一篇评职称的灌水文章跟作者抠字眼,我现在觉得我自己就是个笑话!”
“我决定了。”老刘站起身,脸上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他找到了还在现场指挥的钟振国。
“钟校长。”老刘深深地鞠了一躬。
钟振国看着这个头发花白的文化人,有些意外。
老刘抬起头,眼睛里是一种钟振国从未在这类人眼中看到过的光,那是混杂着渴望、敬畏和恳求的复杂情绪。
“钟校长,我代表我们所有编辑,跟您提一个不情之请。”
“合同结束后,我们……我们能不能申请留在海科大?”
“我们不要待遇,不占编制!您让我们干什么都行!去图书馆当个管理员,去打扫卫生,都可以!”
老刘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求求您了,我们……就想留下来,继续学习!”
钟振国看着眼前这群被彻底“洗脑”的国内学术界精英,他没有马上回答。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王谦那张总是云淡风轻的脸。
王校长的“人才磁铁”效应,已经开始跨领域,无差别吸引了。
他脸上,终于也露出了一丝和王谦如出一辙的笑容。
“这件事,我会向王校长汇报的。”
……
距离两个月的期限,只剩下最后一周。
在编辑团队以“朝圣”般的热情进行“质检”和“润色”后,超过七十篇论文,全部定稿。
每一篇,都像一枚装填完毕的重磅炸弹。
它们静静地躺在服务器里,等待着一个指令。
校长办公室。
王谦看着钟振国递上来的最终清单,没有任何表情。
他只是拿起电话,拨给了宣传部和技术部。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开始投稿。”
电话那头的人呼吸一滞。
“目标,全球所有相关领域的、排名前二十的学术期刊。”
王谦停顿了一下,补充了最后一句。
“记住,是同时,多点,饱和式投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