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集研发、制造、测试于一体的超级怪物。
接下来的两天。
克劳斯和他的团队彻底抛弃了偏见,全身心投入工作。
他们甚至开始享受这种极致高效的协作。
他们看到,那些穿着校服的学生,会为了一个公式在白板前争得面红耳赤。
他们看到,那些年轻的脸庞上,没有迷茫,只有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笃定。
第三天下午。
随着克劳斯亲手合上最后一个电闸。
生产线上,指示灯依次亮起,发出悦耳的蜂鸣。
机械臂精准地移动,抓取,安装。
半小时后。
一台崭新、锃亮,印着“科谱特-九号”字样的多维色谱分析仪,缓缓驶下生产线的终端。
成功了!
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十二个小时!
整个厂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克劳斯和他的团队成员们互相拥抱,激动得满脸通红。
他们看向不远处那个一直静静看着的年轻人——王谦。
目光中,只剩下敬畏。
任务完成,分别的时刻到了。
按照合同,他们将乘坐明天的飞机返回德国。
校长办公室。
王谦正在听钟振国汇报论文冲刺的最新进展。
门被敲响了。
克劳斯带着他团队的几个核心工程师,走了进来。
这个严谨刻板的德国男人,表情前所未有的郑重。
他走到王谦面前,深深鞠了一躬。
然后,递上了一份文件。
“王校长。”
克劳斯用他苦练了两天的、生硬的中文,一字一顿地开口。
“我们……不想走了。”
他展开那份文件,上面是所有德国工程师的亲笔签名。
“我们想留在这里,加入您的大学。”
“我们……想在这里,见证奇迹。”
王谦看着这群金发碧眼的工程师,看着他们眼中灼热的光。
他没有去看那份联名信。
他转头,对旁边的钟振国说。
“老钟,机械工程学院是不是还缺几个外籍专家?”
“给他们最高待遇,拟合同,先签一百年。”
这一幕,被门口路过的学生用手机拍下。
一分钟后,海科大的校园论坛,彻底引爆。
【卧槽!德国工程师集体不想走了!要求加入我们学校!】
【谦哥威武!直接签一百年!这是要把整个技术团队都给收编了啊!】
【什么叫格局?这就叫格局!】
学生们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在这一刻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顶峰。
与此同时。
农学院的独立实验室内。
袁北山看着那台刚刚安装到位的、崭新的“科谱特-九号”,激动得浑身发抖。
他双眼布满血丝,却闪烁着骇人的光芒。
他回头,对着自己团队里同样亢奋的学生们,发出一声怒吼。
“都愣着干什么!”
“把积压的所有样本,都给我推进去!”
“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