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没问题!”他的声音嘶哑,带着哭腔,!”
王谦没理会他的激动。
手指再次一划,屏幕切换。
【愚公一号】和【龙鳞焊接法】的技术树同时出现。
“拆解。”
又是上百个子课题模块被分解出来,充满了金属和代码的冰冷美感。
……
“林院长,材料学和应力分析,你挑二十个。”
“陈院长,”王谦看向新上任的计算机天才陈天穹,“智能算法和模型,剩下的都是你的。”
林振华那张万年不变的扑克脸,第一次出现了裂痕。他看着那些课题,像一个剑客看到了绝世剑谱。
陈天穹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充满了狂热的光。
“王校长……这是……这是降维打击!”
所有人都明白了。
王谦拥有的,根本不是一两项技术。
他拥有的,是一个可以源源不断生产顶尖课题、指明未来方向的科技宝库!
他们之前还在为如何“创造”知识而发愁。
而王谦,直接把“未来”的知识,拍在了他们脸上!
“现在,论文数量还够吗?”王谦问。
“够了!太够了!”钟振国激动地站了起来,之前的颓丧一扫而空,“我们能凑出一百篇!”
“很好。”
王谦回到座位上,宣布下一步计划。
“即刻起,成立‘211论文专项突击小组’,由四位院长牵头,从那一千名新生中,挑选最顶尖的人才加入。”
“我来宣布激励政策。”
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凡是入选突击小组的学生,每人,每月,额外补贴十万人民币。”
“嘶——”钟振国倒吸一口凉气。
“论文成果,一经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奖励项目团队,一百万。”
“发表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主刊或其顶级子刊,奖励项目团队……”
王谦顿了顿,伸出了一根手指。
“一千万。”
“上不封顶!”
会议室里,呼吸声都消失了。
一千万!一篇论文!
这已经不是奖励,这是在用钱,去砸开世界顶级学术圈的大门!
钟振国迅速计算了一下,如果五十篇都达标,光奖金就是五个亿!这还没算学生补贴和无法估量的科研耗材!
这简直是疯了!
王谦看向他,下达了命令。
“老钟,钱的事你不用担心,你只管批。你负责后勤,把东区那栋新建的科研楼,整栋清出来,给突击小组用。”
“二十四小时恒温、供电、供网、供餐。夜宵标准按米其林三星来。”
“任何实验耗材、任何设备,不管多贵,不管哪里有,无上限采购!我要让我们的学生和教授,除了做实验和写论文,脑子里不需要想任何其他事情!”
“是!”钟振国热血上涌,大声应道。
会议的最后,所有人都以为结束了。
王谦却抛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疯狂的一个计划。
他看向自己的助理何睿。
“何睿,去联系国内《科学通报》、《华夏科学》这些顶刊的编辑部,还有《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这些国际期刊的华夏办事处。”
“告诉他们,我要高薪‘租借’他们的资深编辑团队,两个月。”
“让他们过来,现场办公,手把手指导我们的学生,如何把成果写成最符合他们期刊要求的格式和语言。”
王谦靠在椅背上,声音平淡,却说出了让所有人头皮发麻的话。
“我们要建的,不是一个实验室。”
“是一条从课题、到实验、到数据、到成稿、再到发表,最高效、最奢华的……”
“论文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