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谦扫了一眼公告,表情没什么变化。
“老袁、老林、老石,都叫来,开会。”
十分钟后。
农学院院长袁北山,机械学院院长林振华,航空学院院长石破天,三人齐聚办公室。
他们和钟振国一样,脸上都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喜悦。
“校长,您找我们?”
王谦点点头,示意他们坐下。
“名额下来了,下一步,就是招生。”
钟振国立刻说:“校长放心!我马上组织人手,制定最严格的笔试和面试流程,保证招进来的都是精英!”
王谦摇了摇头。
“太慢了。”
“而且,眼光也太窄了。”
办公室里的四个人都愣住了。
王谦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热火朝天的校园。
“这次招生,不局限于国内。”
“我要面向全球。”
他转过身,看着目瞪口呆的四人,一字一句地开口。
“我的目标,是哈佛的数学天才,是麻省理工的物理怪才,是剑桥的生物学霸主,是牛津的未来工程师。”
“我要把他们,一个不剩,全都抢过来!”
死寂。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
四个人像是被施了定身法,嘴巴微张,大脑一片空白。
过了半晌,还是钟振国最先反应过来,他声音干涩地开口。
“校……校长,您不是在开玩笑吧?”
“让那些天之骄子,放弃世界顶级名校,来我们一个……刚有博士点的学校?”
“这……这不可能啊!他们对我们有根深蒂固的偏见!”
林振华也皱起了眉头,瓮声瓮气地说。
“校长,我不管他什么哈佛牛津,我就一个要求,招来的人,得会拿焊枪,得不怕苦!我可不要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书呆子!”
一旁的石破天也跟着点头。
“没错!我要的是能跟我一起造飞机的疯子,不是只会考试的机器!”
袁北山推了推眼镜,满脸忧虑。
“校长,人心隔肚皮。一下子招这么多人,还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万一混进来几个心术不正的,毁的是我们整个实验室的风气啊。”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
麻省理工学院(It)的内部论坛上,一个帖子被高高顶起。
【标题:东方的笑话:一家技校靠焊接了一个铁箱子,获得了1000个博士招生名额】
帖子
评论区一片欢乐。
“哦天哪!这是我今年听过最好笑的愚人节玩笑!”
“1000个博士?他们知道博士论文怎么写吗?是用锤子敲出来吗?”
“我打赌,他们的校长一定是个非常有钱的煤老板。”
“伙计们,我已经想好我的博士课题了——《论如何用胶带更好地固定电缆》。”
“快别这么说,这是对东方神秘力量的不尊重,我称之为‘科技义和团’!”
“谁想组团去申请?也许毕业证是纯金打造的。”
海科大校长办公室。
王谦听完了所有人的担忧,脸上没有丝毫波澜。
他只是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看着钟振国。
“老钟。”
“校长,我在。”
钟振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王谦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联系《自然》和《科学》杂志的总部。”
钟振国一愣。
“联系他们做什么?是要……发表我们‘龙宫一号’的技术成果吗?可赵将军那边……”
王谦摇了摇头。
“不。”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砸穿一切的力量。
“我要买下他们下一期的头版封面。”
钟振国彻底懵了。
“买……买封面?做什么?”
王谦的嘴角,勾起一个难以形容的弧度。
“发一则‘招生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