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
中年男人喉结滚动了一下,最后只是抬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想说什么,却发现儿子的肩膀变得异常结实。
儿子看着他,平静地开口:“爸,我以前不懂你总挂在嘴边的荣誉是什么。”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清澈。
“现在,我有点明白了。”
就这一句话。
中年男人身体猛地一震,他什么也没说,猛地转过身,快步往回走。周围的家长只看到,这个一向以硬汉形象示人的男人,肩膀在剧烈地颤抖。
……
与此同时,另一架单独飞行的湾流公务机上。
王谦正靠在座椅上,他面前的桌上放着一杯清茶。
卫星电话响了起来。
“喂。”
电话那头,传来钟振国那中气十足、甚至带着几分罕见兴奋的大笑声。
“你小子!你把天给捅了个窟窿啊!”
“教育部今天一天,给我打了八个电话!从副司长到副部长,轮着来!都在问我,你到底想干什么,海科大到底想干什么!”
王谦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没有说话。
“我怎么跟他们说的?我告诉他们,别问我,我只是个看大门的!”钟振国笑得更畅快了,“我还告诉他们,想知道就自己去海城问王校长本人!好戏,还在后头呢!”
……
五个小时后,机队平稳降落在海城国际机场。
学生们乘坐的飞机滑行到一处独立的远机位。舱门打开,学生们没有像普通旅客那样一拥而下,而是在教官的口令下,以班级为单位,迅速、有序地走出机舱。
停机坪上,数十辆大巴车已经等候多时。
三千名学生,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在停机坪上列成了一个巨大的方阵。
他们没有立刻上车。
所有人都转向了不远处,那架刚刚停稳的、属于王谦的湾流公务机。
“向校长——敬礼!”
一名学生代表用尽全身力气嘶吼出声。
“唰——!”
三千人,三千个标准的军礼,整齐划一,动作干净利落,仿佛一个人。
这一幕,被主航站楼无数旅客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看得清清楚楚。手机的闪光灯,在航站楼内亮成了一片星海。
敬礼完毕,学生们再次以无可挑剔的纪律,依次登上大巴车。
当庞大的车队缓缓驶出机场时,所有人都注意到,车队的最前方,两辆挂着“沪A·”特殊牌照的警用摩托车,正无声地亮起警灯,为其开道。
海城市,用一种无声的方式,表明了对这所学校,以及它的校长,最高级别的重视。
当晚,一段标题为《三千学生机场敬礼校长》的模糊视频,在网络上彻底引爆。
视频下方,一条被顶到最高的评论,只有短短一句话:
“以前我觉得他们是富二代,现在我才明白,他们是‘国之预备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