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承认华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如此核心的领域实现了不被他们察觉的跨越,对很多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也意味着他们过去多年的封锁策略近乎失败。
但史密斯心中的疑虑并未消除。
他下令加强对华国各超算中心、重点研究所的电子信号监听和网络渗透力度,同时开始重新审视过去一段时间所有关于华国半导体、软件及数学领域的情报碎片。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他们可能漏掉了什么至关重要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很可能与那个屡次让他感到挫败的“星火”研究所,以及那个神秘的女人——秦念,脱不开干系。
就在他们为无形的对手而焦头烂额之时,“星火”研究所内部,还在继续高效运转。
“星河二号”的成功,将研究所和秦念本人推到了一个更高的风口浪尖。
来自内部的认可和外部的争抢,是动力,也是压力。
更高级别的关注,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倾斜,也意味着更严格的要求和更迫切的期待。
“泰山”首长再次亲临视察,在亲眼见证了“星河二号”稳定运行和各应用单位反馈的惊人成果后,他紧紧握住秦念和郑文渊的手:
“你们立了大功!为国家筑起了一道看不见、但至关重要的战略屏障!”
他的目光深邃,扫过研究所的核心骨干:“敌人不会坐视我们崛起。
‘星河二号’是我们的王牌,但不能是唯一的一张。我们必须思考下一步,未来五到十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算力’?需要什么样的‘智能’?”
高层已经将“星火”视为国家科技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未来的规划蓝图,需要“星火”提供关键的技术路径建议。
与此同时,郑文渊也带来了一个从特殊渠道获取的、未经证实但值得警惕的消息:
境外某个与“环球动力”关系密切的顶级学术机构,正在秘密招募一支跨学科团队,启动一个名为“认知地平线”的基础研究计划,研究方向直指……下一代人工智能和类脑计算。
山雨欲来风满楼。
“星河二号”的成功,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更高起点。
前方的赛道,已经若隐若现地出现了更强大的竞争对手的身影。
秦念站在“星河二号”机房外,听着里面低沉而稳定的运行声,目光平静而坚定。
她知道,短暂的“闷声发财”窗口期不会太长。
必须在对手真正反应过来之前,准备好下一张,能再次拉开代差的王牌。
她的意识,再次连接上了那片深邃的意识空间。下一个需要点亮的技术图标,已经开始微微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