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家属院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远处训练场隐约传来的口号声和草丛里的虫鸣。
秦念结束了一天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拖着略显疲惫却异常充实的身躯回到家中。
小屋里,温暖的灯光下,饭菜的香气尚未完全散去。
林静用带来的家乡腊肉和今天刚从菜地摘的新鲜蔬菜,做了一桌地道的家乡菜,腊肉炒蒜苗、茄子豆角、番茄鸡蛋汤,简朴却充满了“家”的味道。
秦卫国已经坐在了桌边,秦念洗了手,也坐了下来。
一家人围坐在小方桌前,气氛有种久违的、小心翼翼的温馨。
林静不住地用公筷给秦念夹菜,看着她明显清减了些的脸颊,眼圈不受控制地又红了:“念念,多吃点这个腊肉,你爸特意从老家带来的……看你忙的,人都瘦了一圈。
以前……以前是爸妈没用,没能护住苏老师,让你……让你受了那么多委屈……”
她的声音哽咽,带着深深的自责和悔恨。
那些年,眼看着女儿因为恩师的事情性情大变,从开朗优秀的学霸变得偏执阴郁,他们除了干着急和无力地劝说,什么也做不了。
最终女儿设计嫁入陆家,在他们看来,这几乎是自暴自弃,是走投无路下的昏招,他们既心痛如绞,又深感自身的无能。
秦念放下筷子,伸出手,轻轻握住母亲的手。
这双手的触感让她心中微微一动,一种不属于她、却又真切存在于这具身体记忆深处的酸楚弥漫开来。
她放缓了声音,平和而坚定:“妈,都过去了。真的。苏老师现在很好,我也很好。
那些事,不全是你们的错,是时代的洪流,个人的力量有时候很渺小。”
她无法说出真相,无法告诉这对满怀愧疚的父母,他们真正的女儿,那个承受了巨大痛苦和绝望的秦念,或许已经消散在了时空的某个节点。
她,陆晓华,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占据了他们女儿的身体。
这份秘密如同沉重的磐石压在她心底。
她只能尽力扮演好“秦念”的角色,用现在的成熟和成就来安抚二老,弥补那份她无法言说的“取代”的遗憾。
秦卫国终于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向女儿。
眼前的秦念,举止沉稳从容,言谈间逻辑清晰,透着一种经历过风浪后的通透与自信,与记忆中那个因为苏老师之事与他们激烈争吵、眼神充满了怨恨和决绝、甚至带着一种破罐破摔的戾气离家出嫁的女儿,判若两人。
这种变化太大了,大得让他时常感到恍惚和陌生。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有些干涩沙哑,带着知识分子特有的、不善于表达情感的笨拙:“念念,爸爸知道……知道你心里有气,有怨。
是我们当父母的没能耐,在那个关口上,没能给你撑起一片天,让你一个女孩子……走了最难的一条路……你嫁给陆野,我们当时……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