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沉淀(2 / 2)

当务之急,是将前线将士用勇气和鲜血换来的宝贵经验,一丝不苟地转化为下一代装备更坚实的盾与更锋利的矛。

第二天,她主持召开了战后复盘与技术改进会议。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却并非轻松的闲谈,而是凝重的思考。没有寒暄,没有对胜利的再次咀嚼,黑板直接列出了前线各部汇总的、厚达数十页的详细使用报告和改进建议,上面甚至还有沾染了泥土和汗渍的痕迹。

“……胜利是用智慧、勇气,乃至生命换来的勋章,但它不应该成为掩盖问题的遮羞布。”

秦念的声音不高,却像冰冷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捷报下的隐忧,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蜂鸟’乙型在横断山脉东南侧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极限通讯距离,存在百分之三点七的丢包率,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个关键的侦察信息可能无法传回,意味着一次精心策划的迂回包抄可能功亏一篑!

‘猫眼’在持续高强度使用,环境湿度超过百分之九十并伴随降雨超过四小时后,有三例出现镜片内部轻微凝结,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我们最依赖它的漆黑雨夜,我们的战士可能瞬间变成‘瞎子’,成为敌人狙击手的活靶子!”

她每念出一条,台下相关项目负责人的脊背就绷紧一分。

李文军面前的笔记本上,笔尖飞快移动,几乎要划破纸背,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吴思远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大脑飞速运转,试图从理论上找到问题的根源;

张海洋更是涨红了脸,拳头握得咯咯作响,仿佛那些冰冷的数据不是写在纸上,而是用烧红的烙铁刻在他的心上,那些出问题的装备,就像是他的孩子生了病,让他又急又愧。

“骄傲留给自己,问题必须摆在台上,解决在敌人下一次进攻之前。”秦念的目光如同探照灯,扫过全场每一张或年轻或沧桑的脸,

“从现在开始,各项目组依据这份用鲜血换来的清单,重新调整研发优先级。我要在一周内,看到针对性的初步改进方案和可行性分析;

一个月内,看到经过严格环境模拟测试的、可投入小批量生产的改进型样品!告诉我,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有!”回答声震耳欲聋,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和一丝被点燃的怒火。

这怒火不是对秦念,而是对自身之前未能尽善尽美的懊恼,更是对可能因此让战友流血牺牲的后怕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