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152章 架构之争——“精简”还是“复杂”?

第152章 架构之争——“精简”还是“复杂”?(2 / 2)

“苏老师的模型,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秦念开口了,声音清晰而坚定,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她站起身,走到墙上的小黑板前,拿起粉笔。

“在现阶段,我们资源有限,芯片制程与国际领先水平有代差。盲目追求功能全面复杂的cISc,很可能让我们的‘争气芯’不堪重负,就像让一个还在长身体的孩子,去挥舞百斤重锤。”她的粉笔唰唰地画出一个简洁的框图,

“而精简指令集(RISc),它的核心理念就是把复杂的操作拆解成一系列简单、规整的小指令,把复杂留给编译器,把简单和高效留给硬件!”

秦念的粉笔点在核心处理器模块上,“用大量简单、规整的指令,通过编译器的优化排列,来实现复杂功能。这就像我们组织生产,把复杂工序分解,让每个工人只专注于一个简单、高效的动作!

这样,我们的硬件设计可以更简洁,流水线更容易饱和,时钟频率可以提得更高!这更适合我们‘争气芯’的特点,更能发挥出它每一分潜力!”

她的话语如同拨云见日,让之前纠结于cISc生态优势的年轻技术员们也陷入了沉思。

吴思远看着黑板上那个简洁高效的架构框图,又看了看苏清河那本充满先驱智慧的笔记,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他一直信奉的“国际标准”,在苏老师超前的本土智慧和秦念一针见血的分析面前,似乎并非唯一的最优解。

秦念的目光转向吴思远,语气斩钉截铁:“吴工,我理解你对技术趋势和软件生态的考量。但请你想一想,我们搞‘争气芯’,搞‘星河一号’,是为了什么?”

她自问自答,“不仅仅是为了造出一台能用的计算机!更是要打破封锁,掌握从芯片到整机、从硬件到软件的完全自主权!

如果从一开始,我们的‘大脑’架构就被别人的生态锁死,那和我们直接进口一台计算机,又有多大本质区别?”

“RISc路线,代码密度低,我们就优化编译器,提升代码效率!内存带宽压力大,我们就设计更高效的内存管理单元!这条路是更难,但每一步,都踩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

每一步,都在夯实我们自主创新的根基!”她看向吴思远,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信任与期望,“吴工,你在指令集和编译器领域是专家。

我希望你能带领团队,攻克RISc架构下的编译优化难题。

我相信,以你的能力,一定能为我们走通的这条路,铺上最坚实的‘软件基石’。”

吴思远怔住了。他没想到秦念会如此果断,更没想到她会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

他看着秦念眼中那不容置疑的信任和期许,又看了看苏老师那坚定的目光,心中那套固有的“国际标准”壁垒,受到了剧烈的冲击。

他沉默了片刻,脸上的挣扎渐渐化为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然。

“我……明白了。”吴思远深吸一口气,重重地点了点头,“秦工,苏老。既然组织决定了方向,我承认,RISc路线确实更适合我们当前的国情和芯片现状。

我收回之前坚持cISc的意见。编译优化的任务,我吴思远,保证完成!”

他的表态,让会议室内凝滞的气氛为之一松。张海洋咧开大嘴,用力拍了一下大腿:“这就对了嘛!咱有啥家伙使啥劲,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

李文军也长舒一口气,看向苏清河和秦念的目光充满了敬佩。

秦念目光扫过全场:“那么,表决吧。支持以RISc为核心架构,开展‘星河一号’设计的,请举手。”

片刻的安静后,一只只手坚定地举了起来。包括吴思远,他在略微迟疑后,也举起了自己的手。

全票通过!

“好!”秦念眼中闪过一丝锐芒,“架构既定,目标明确!散会后,各小组立刻按照RISc理念,重新调整设计方案!我要在三天内,看到初步的指令集定义和核心模块框图!”

“是!”众人齐声应道,斗志昂扬。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开。吴思远走在最后,他来到苏清河面前,深深鞠了一躬:“苏老师,谢谢您。您让我看到了,科学探索的真正精神,不在于盲目追随,而在于独立思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

苏清河温和地扶起他:“思远啊,你能想通就好。科学无涯,我们都在摸索中前行。”

秦念看着这一幕,心中欣慰。然而,就在她准备离开会议室时,眼角余光瞥见李文军正对着苏老师那本笔记上的一个复杂公式皱眉苦思,嘴里喃喃自语:“这个参数关联……似乎涉及到内存访问的深层优化,如果能解决,或许能大幅提升数据吞吐效率……但这模型好像还不完整?”

秦念脚步一顿。内存访问效率……这将是决定“星河一号”性能的下一个关键瓶颈!而苏老师笔记中未竟的思路,似乎指向了一个极其大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