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149章 师生重逢,热气腾腾的接风宴

第149章 师生重逢,热气腾腾的接风宴(1 / 2)

西南冬日的清晨,山间薄雾如纱,清冷的空气里浸润着草木的微香。

秦念和陆野早早等在了略显简陋的火车站月台上。伴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与哐当哐当的节奏,一列绿皮火车喷吐着白色蒸汽,缓缓进站。

车门一开,人流涌出,秦念踮起脚,目光急切地在人群中搜寻。

终于,她看到了那个魂牵梦萦的身影——苏老师穿着一件半旧的深蓝色中山装,提着简单的行李,头发比记忆中白了不少,但身板依旧挺直,眼神睿智而温润。

“苏老师!”秦念喊了一声,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快步迎了上去。

苏教授看着眼前这个气质沉静、目光锐利,早已褪去记忆中青涩的学生,亦是百感交集。

他伸出微微颤抖的手,紧紧握住秦念冰凉的手:“念念……好孩子,你……你受苦了……”千言万语堵在喉间,最终只化作这一句包含万语的问候,和紧握的双手传递的温暖。

他端详着秦念,欣慰地点头:“好,好!瘦了些,但眼神更亮,更有气势了!像个能扛起一座山的工程师了!”

“苏老师,一路辛苦。我是念念的爱人,陆野。”陆野上前,利落地接过行李,“车就在外面,我们先回家属院安顿一下,再到所里。”

“小陆,麻烦你了。”苏老师笑着点头。

吉普车行驶在回“星火”的路上,苏老师望着窗外久违的山水,以及远处那片充满生机的建筑群,不禁感慨:“终于又回到这片土地了。上次调任过来,念念还是个未谙世事的小女孩,如今都能独当一面了!”

秦念望着老师,轻声道:“老师,以前的那个小女孩啊,长大了。”

家属院门口,此时已是热闹非凡。王秀芬搓着手,不时朝路口张望;

李桂兰手里还拿着没来得及放下的锅铲,显是刚从厨房出来;赵小梅则踮脚眺望。

刘美丽也站在一旁,虽没说话,眼神却也关切地望着同一个方向。

“来了!来了!”眼尖的赵小梅突然指着远处喊道。

众人精神一振,只见一辆军绿色吉普车稳稳停在了院门口。

陆野率先下车,打开了后座车门。

不等苏老师完全站定,王秀芬已经热情地迎了上去,声音洪亮:“哎呦,苏老师!一路辛苦!快,快进屋暖和暖和,煤炉早就烧得热热乎乎了!”她边说边就要去接苏老师手里的包。

李桂兰也赶紧上前,挥舞着锅铲笑道:“就是就是,外面天寒地冻的,屋里备了热茶!念念可没少念叨您,总算把您盼回来了!”

苏老师看着这些面孔熟悉又陌生但都充满真诚与善意的脸庞,看着这烟火气十足的欢迎场面,一时有些动容。

他离开时,秦念还是那个需要他庇护的、倔强的小姑娘;归来时,她不仅自身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大树,更拥有了这样一个温暖的归宿和一群可爱的同伴。

一旁的刘美丽看着这感人的一幕,鼻子一酸,像是想起了什么,赶紧背过身,用袖子使劲擦了擦眼角,再转回身时,脸上也挤出了笑容,小声说了句:“进屋吧,别让老先生冻着了。”

晚上,秦念在家里准备了简单的接风宴。菜色不算丰盛,多是些家常菜和肉罐头,但气氛却异常热烈。

张海洋、李文军、吴思远等核心团队成员都来了,小小的房间挤得满满当当,欢声笑语几乎要掀翻屋顶。

张海洋嗓门洪亮,正比划着讲述团队调试设备时闹出的一个笑话——某个精贵部件死活对不齐,最后发现是底下垫了片薄纸,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他说得活灵活现,但关于设备的具体名目和参数,却一个字都没提。李文军在一旁笑着补充,说起计算组熬夜时,有人迷迷糊糊把肥皂当饼干塞嘴里的糗事。

“那脸色,啧啧,算了一夜的数据都没那么绿!”他边说边摇头,引得苏老师也忍俊不禁。

吴思远姿态谦逊,先礼貌地向苏老师问好,寒暄了几句旅途是否劳顿。他话语谨慎,开始泛泛谈及国际上计算机发展的某些公开趋势,以及自己对国内未来在此领域发展的期盼,言辞之间,流露出对“星河一号”项目的信心与重视。

苏老师面带微笑,仔细听着每个人的话语,观察着他们的神态。

他清晰地感受到了这里那股蓬勃向上、团结一心的科研活力,严谨之外不失鲜活的人情味,让他仿佛也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年轻时代。

尤其令他欣慰的是,他注意到吴思远这个曾经的“海归派”,眼神真诚,言谈举止间充满了对团队的认同与归属,已彻底融入了这个集体。

饭后,众人识趣地告辞,留给师徒叙话的空间。王秀芬还特意从自家端来了一盘新蒸的粗粮点心,硬是塞给秦念,让她给苏老师当夜宵。

秦念沏上一杯醇香的绿茶,氤氲的热气在灯下袅袅升起。师徒二人在书桌前相对而坐,窗外夜色宁静。

“苏老师,您能来,我心里这块大石头,总算落了一半。”秦念由衷地说。

“别把我当菩萨供起来。”苏老师笑着摆摆手,神色随即凝重,“你们打下了‘争气芯’的根基,这是最了不起的一步。‘星河一号’再难,路也是对的。

我来了,就是和大家一起啃硬骨头的。”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赞许,“我看吴思远同志也完全进入了状态,这很好。一个团队,心齐了,力量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