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量产风暴与将星瞩目(2 / 2)

一次,在解决一个棘手的图像噪点问题时,吴思远和李文军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吴思远坚持认为是电源干扰,李文军则倾向于光学串扰。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几乎要拍桌子。

“李工,数据!拿数据说话!”吴思远指着示波器。

“数据就在这儿!你看这个尖峰,明显是光反馈……”李文军毫不相让。

最终,在秦念的协调下,两人带着各自的支持者,分头搭建模拟测试环境。结果证明,两人判断的因素都存在,是耦合效应。问题找到后,吴思远主动拍了拍李文军的肩膀:“老李,还是你经验老到,想到了串扰这一层。”

李文军也笑了笑,递过一支烟:“吴工,你对电源纹波的敏感度,也给我们提了个醒。”

这种基于技术、目标一致的争吵与合作,反而极大地促进了问题的解决,也让吴思远真正开始融入这个集体。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纯粹为攻克难题而沸腾的科研热情。

数周后,第一批二十套完全符合军用标准的“猫眼-I型”夜视仪,带着“星火”特有的印记和余温,被打包装箱,由全副武装的保密车队,直接运往了首都军区某特种作战旅,以及……正在边境轮训的陆野所在的“暗影”分队。

又过了半个月,一份来自该特种作战旅和“暗影”分队的联合试用报告,被作为绝密附件,送到了总部首长们的案头。

报告中,充斥着大量一线官兵最直白、也最珍贵的评价:

“夜间渗透成功率显着提升!敌方哨兵在我方队员接近至十米内仍毫无察觉!”

“在完全无光环境下,‘隐形灯’模式使室内cqb(近距离战斗)清理效率倍增,我方拥有绝对单向透明优势!”

“装备可靠性高,适应丛林、山地、荒漠等多种恶劣环境,战士反馈佩戴舒适,易于操作。”

报告的结论部分,用加粗的字体写道:“‘猫眼’系统已初步形成战术优势,建议尽快扩大列装范围,尤其优先配发一线侦察、特战及重点方向守备部队。”

不久后,“星火”研究所接到通知,总部将组织一个高级别的军事观察团,由数位重量级将星亲自带队,前来视察“猫眼”生产线,并观看实兵演示。

消息传来,整个研究所的气氛再次绷紧。

这不只是一次视察,更是一次对“星火”整体能力的终极检阅。

秦念站在即将迎来将星瞩目的总装车间门口,看着里面井然有序、却又充满力量的生产场景,眼神平静如水。

她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猫眼”的横空出世,如同在寂静的深潭中投下了一颗巨石,涟漪,必将扩散至更远、更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