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魈明白!”
结束通话,耿彪和队员们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劫后余生般的兴奋和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
在周围所有传统电台都沦为噪音发生器的情况下,他们竟然能保持如此清晰、保密的通讯!这不仅仅是通讯恢复那么简单,这简直就是在一片漆黑的战场上,唯独他们手中握住了一盏能穿透迷雾的孤灯!
“我滴个乖乖……秦工这玩意儿,真他娘的比老道士的符还灵!”一个队员喃喃道,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那冰凉的金属外壳。
很快,“山魈”小队在强电磁干扰下与指挥部恢复联络的消息,如同暗夜中的烽火,迅速在红军各个遭受通讯困扰的单位中传递开来。
一些同样配发了早期测试样机的侦察分队、炮兵观察所和关键指挥节点,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开始尝试启用这种新型装备。
虽然数量有限,分布零散,但这些突然亮起的绿色通讯光点,如同在红军几近瘫痪的指挥神经网络上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一丝混乱中宝贵的秩序和希望。
红军最高指挥部,几位首长紧盯着屏幕上那依旧被大片代表通讯中断的红色区域所覆盖的态势图,以及其间零星闪烁、却顽强存在的绿色光点,脸上露出了混合着惊讶、欣慰和深思的表情。
“这个秦念同志搞出来的‘蜂鸟’,看来真不是纸上谈兵的花架子。”一位头发花白的首长手指敲着桌面,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赞叹,“在这么强的、近乎变态的干扰下还能把话传回来,了不得!了不得啊!”
“立刻统计所有配备‘蜂鸟’的单位,将他们作为当前阶段的关键信息节点使用!优先保障他们的情报传递与接收!要快!”指挥官迅速抓住这丝逆转颓势的机会,果断下达命令。
然而,蓝军指挥部也并非聋子瞎子。他们的电子侦察设备很快监测到了异常——在强大的、旨在覆盖一切的干扰背景噪音中,混杂着一些无法解析、信号特征奇特且极其隐蔽的低概率通讯信号。
这些信号断断续续,飘忽不定,却似乎顽强地承载着有效的指挥信息。
“报告!红军可能装备了某种未知型号的抗干扰通讯设备。”蓝军电子对抗分队负责人快步走进指挥部,语气凝重地向指挥官报告,“信号极其微弱,加密方式未知,我们……暂时无法有效截获、定位和破译。”
蓝军指挥官皱紧了眉头,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地图:“新型设备?确定吗?数量多少?装备范围有多大?”
“目前探测到的信号源非常有限,似乎只配备给了少数精锐侦察分队或关键指挥节点。但是……”负责人顿了顿,声音更低,“不能排除这些节点正在发挥远超其数量的关键枢纽作用。我们的干扰效果,可能被打折扣了。”
指挥官的眉头锁得更深了:“命令侦擦小队,加快行动速度!他们的优先级任务变更:重点侦察、定位并确认红军这些异常通讯信号源,以及那个‘前出数据记录点’!不惜一切代价,给我搞清楚他们到底用了什么新技术!必要时,可以采取强制手段!”
演习场上,红蓝双方主力部队龙争虎斗,炮火连天,杀声震野。
而在无形的电磁空间与幽深险峻的密林之中,另一场更加隐蔽、更加凶险、关乎技术核心与未来战术走向的较量,也随着“蜂鸟”在绝境中的初试啼声,骤然升级,杀气盈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