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99章 副研究员发难?秦念阳谋破局!

第99章 副研究员发难?秦念阳谋破局!(2 / 2)

她详细阐述构想:“将赵小梅等同志宝贵经验系统记录分析,尝试量化,总结关键规程和参数。设计制作辅助性研磨夹具和测量检具,稳定镜片、规范轨迹、控制压力,将对手工技能依赖降到最低。简易自动化尝试。利用现有小型电机、齿轮传动机构,制作最基础的电机驱动研磨平台。这将是我们‘第一代国产数控研磨雏形’。”

她看向众人,语气有力:“孙研究员的方案好比让我们饿着肚子等满汉全席,而我的方案是教大家先种粮、再做饭,虽然开始是粗茶淡饭,但能吃饱,更能学会一辈子饿不着的本事!这条路径看似迂回,实则扎实。

它不仅能解决样机试制和初期小批量生产的燃眉之急,更能为未来引进或研发高端设备积累不可或缺的‘工艺数据库’和‘人才储备’!我们是用最小成本,摸索属于自己的光学制造工艺体系!”

她最后看向孙志高,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孙研究员,停止探索,坐等设备,才是最大资源浪费和进度拖延。而我们正在做的,是将人的智慧与现有条件结合,闯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自主之路。这,难道不是更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阳谋’吗?”

秦念的回应未陷入“停或不停”的二元选择,而是提出更具前瞻性和操作性的方案。她将“手工作坊”的劣势重新定义为迈向自动化的阶梯和优势。

赵康所长率先鼓掌,露出释然赞赏的笑容:“好!说得好!秦念同志‘阶梯式’发展路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我完全赞同!就这么办!”

其他领导纷纷点头称是。孙志高张嘴,却找不到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反驳。秦念的逻辑无懈可击,她描绘的立足当下、通往自主的蓝图,远比他那套“等靠要”方案更具吸引力和家国情怀。他只能铁青着脸,看着秦念再次成为中心。

散会后,李文军和张海洋兴奋围住秦念:“秦工,你刚才太厉害了!”秦念却摇头,脸上无多喜悦:“赢了辩论只是开始。接下来要用最快速度把构想变现实。孙研究员不会罢休,必须用实打实进展让所有质疑闭嘴。”

她望向窗外,目光坚定。技术攻坚艰难,但自主创新道路上,内部明枪暗箭才是更大考验。她深信,唯有不断向前,用成果说话,才是最好防御。

就在这时,通讯员小跑着送来一封来自京城的信。信封上的字迹苍劲有力,秦念一眼就认出,是苏老师!

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苏老师先关切地询问了她的近况和“星火”所的进展,字里行间透着长辈的慈爱。接着,他语气振奋地写道,他已正式回到原单位,身体基本康复,虽然暂时还未主持具体项目,但已参与到一些战略规划的研讨中。

信的末尾,只见苏老师写道“……近日,学术界风气似有松动迹象,一些老朋友的名字被重新提及,虽未明确,但已见冰封渐融之态。念儿,你身处一线,当更能感受时代脉搏。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坚守本心,夯实根基,方是正道。你寄来的技术简报,我已阅,思路清奇,根基扎实,甚慰。”

读完信,秦念心潮起伏。她将信件小心收好,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必须更快地积累实力,才能在未来更大的舞台上有所作为。

想到远在西北的王婶(王兰芝)和陈叔(陈景和),他们同样在默默坚守,等待希望。秦念立刻提笔,给他们写了一封长信,将一些粮票和日常用品一并寄去。在信的结尾,她郑重写道:“形势正在向好,请保重身体,静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