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秦顾问把炮兵团那宝贝疙瘩炮队镜给修好了!”
“咋修的?周工都说没法子!”
“就用一堆破烂!水平尺、破量角器、木板、还有桂兰熬的浆糊!愣是给弄出个啥…基准台!”
“真的假的?这也太玄乎了!”
“千真万确!陈分队长亲口说的,准得不得了!高兴得差点蹦起来!”
刘美丽听着外面的议论,心里酸得冒泡,嘴上却嘟囔:“瞎猫碰上死耗子吧…指不定过两天又歪了…”但这次,连她儿子狗蛋都嚷嚷着“秦阿姨厉害,用浆糊修好了大望远镜”,让她彻底没了脾气,只能悻悻地关上门。
第二天,陈分队长特意带着几个炮兵骨干,扛着那台修好的炮队镜,再次来到后勤处院子,非要当着更多人的面,再次感谢秦念,并现场演示了一下校准后的精度。
阳光下,那台被擦得锃亮的炮队镜和旁边那个略显简陋、甚至还能看到一点浆糊痕迹的自制校准台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当秦念再次熟练地进行校验操作,报出稳定精准的数据时,所有人都心服口服,掌声雷动。
战士们围着秦念,七嘴八舌地表达着敬佩和感谢,问题一个接一个。秦念则耐心地跟他们讲解一些日常维护和简易校验的小技巧,语言通俗易懂,战士们听得连连点头。
这场面,被正好下来检查工作的师部一位参谋看在眼里。
他好奇地过来询问缘由,听完陈分队长的汇报和王处长红光满面的补充后,参谋看向秦念的眼神也变了,多了几分惊异和欣赏。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维修,更是一种在极端简陋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方法,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尤其是在野战条件下。这军嫂,是个宝贝啊!
回到师部后,这位参谋立刻将此事整理成一份简要的情况报告,特别突出了秦念的“编外技术顾问”身份和其“立足现有、土法上马”的思路,作为基层技术革新的一个优秀案例,按程序逐级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