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别后赴余杭,风土人情话未央。
云帆皱眉寻线索,独孤献策解迷茫。
小倩忽至携音讯,银针映日探端详。
江湖路远消息广,一楼一阁叫化藏。
且说江云帆与独孤书,两人离开了嵩山,独孤书提议前往余杭一行,当年名动江湖的独孤家就在余杭。
两人翩翩少年时,正是好玩的年纪,两人每到一处地方,除了打探消息,就是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有独孤书这个博览群书的家伙在,走到哪里都能都有说不尽的话题。
不过离嵩山越远,江云帆的眉头就皱得越紧,心里始终惦记着任务在身,但多方打听都是毫无线索。
这日,独孤书坐在茶馆里喝着茶,江云帆从外走了进来,看他脸色应该又是毫无线索了。
独孤书很不看好他的做法,说道:“云帆,你如此盲目的打听简直毫无用处,就算那打听到谁家丢了小孩,你又能怎么办?”
江云帆垂头丧气,道:“那还能怎么办?总不能坐着干等吧?”
独孤书给他建议,道:“你倒不如换一个方向查起,你猜他们绑架这些孩童是何目的?是以做练邪功?或只是仅仅用于贩卖?”
江云帆低头,思索了一会,道:“一些邪恶功法的修炼,的确可能用到特定的人血或者器官,如处女的元阴、孕妇的紫河车,但从这些失踪的孩童来看,有男有女,且数量如此之大,用作练邪功应该可以排除。而用于贩卖更是不可能了,随随便便的打家劫舍、拦路抢劫都比这来钱容易,何必犯这天下大不韪的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独孤书亦是思极不通,道:“那总该有其目的吧?总不能是盲目的下手吧?”
两人想得头都大了,都没能想出个所以然来。
“我这倒有一点信息,不知对你是否有用?”
正当两人一筹莫展之际,一把冷冷的却不失温柔的声音自茶馆外传了进来。
两人抬头望去,只见门外走进来一位一身素白衣裳的丽人,脸色淡雅中带着一丝桃红,竟是多日不见的小倩。
“小倩姑娘。”
两人惊喜的站了起来与她打招呼。
江云帆为她拖出凳子,摆袖拂去凳子上的灰尘,请她入座,又为她倒上热茶,一套动作下来是自然不造作,直看得独孤书是对他竖起大拇指。
小倩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一对明眸望向江云帆,道:“江兄,你身上的伤?”
江云帆不想让她担忧,神色不变道:“多谢姑娘,亏得嵩山左掌门不惜耗损功力救治,已无大碍。”
小倩何等细心,却是捕捉到他眼里一缕异样,眉头轻皱,玉指搭向江云帆的腕脉,眉头紧锁,眼眸望着他印堂处淡淡的黑气,心里不由得一声叹惜。
江云帆倒是看得开,抽回手,洒洒然道:“莫要担忧,师门已是知晓我的问题,相信以我青城的实力,定能寻得名师良药。”
小倩心道能起死回生的灵药哪是这等容易能寻到的。
一旁的独孤书不愿两人过于感伤,说道:“小倩姑娘,方才听你所言,不知有何线索?”
小倩收回徘徊在江云帆脸上的目光,暗叹一口气,神色恢复清明,伸手入怀取出一物置于桌上,一方洁白丝巾,上绣一支梅花,展开,内里包着一枚银针。
独孤书伸指接过,细看,看不出个所以然,将其递给了江云帆。
江云帆两指捏着银针,就着室外投进的阳光,银针映出灿灿银光,道:“针两寸,质地柔软,不像是暗器,可惜大嘴巴唐澜不在,不然他应能看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