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气氛已经烘托到这儿的时候,是吴三桂一句,他爹的老寒腿已经好了,就能应付过去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哎!!吴侍郎此言差矣;吴老将军为我大明驻守辽东二十余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父皇他又怎么忍心,让吴老将军继续忍受寒腿之痛呢?”
“启禀父皇,儿臣建议,将吴襄老将军,调到山东担任山东都指挥使,掌管山东一省军务!”
“儿臣相信,以吴襄老将军在辽东领兵多年的经验,一定能将山东军务打理的井井有条!”
朱慈烺的这一番话,可谓是杀人诛心!
既说明了吴襄在辽东这些年,没有太大的功劳,只能凭借着熬资历升官,又直接给吴襄发配到太子殿下的大本营,去当个没有任何实权的正三品官...
果然,听完了朱慈烺的话之后,吴三桂的脸色已经彻底铁青下来了!
整个大明官场,谁不知道现在的山东省,完全就是你太子殿下的一言堂?
就不说黄得功那个你的铁杆心腹,就单单黄斌卿那个登莱总兵,也因为你太子殿下大笔大笔的砸银子重整海军,也为你太子殿下马首是瞻!
这样铁板一块儿的山东,你让吴襄去掌管山东的一省军务,这不是相当于后世蒙古国的海军司令一样的官职吗?
正当吴三桂绞尽脑汁的还在琢磨,如何帮自己的父亲,如何帮助他们吴家,躲过这场灾难的时候,龙椅上崇祯皇帝的一句话,顿时让吴三桂又看到了希望!
“烺儿,如果真的调吴襄将军去山东,担任都指挥使,那么空出来的锦州总兵应该让谁人接任呢?”崇祯皇帝皱着眉头问出了自己句话!
此时的崇祯皇帝的心里是比较矛盾的!
他既想要让已经有了裂痕的辽东将门四分五裂,又不想让锦州总兵这样重要的武将官职,在落到自己的好大儿手中;
毕竟,此时自己好大儿手里的军事力量,已经非常强大了!
“是啊,陛下!”
听到了崇祯皇帝的问话之后,吴三桂顿时像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般,立刻点头附和崇祯皇帝道:
“陛下,家父对辽东地区非常了解;每年辽东什么时候封冻,什么时候开化,什么季节刮什么风,家父都聊如执掌!一旦家父调往山东,绝对会是辽东镇最大的损失!”
“哼!吴侍郎,你这话本宫可不敢苟同!难道你认为,同样为我大明驻守辽东三十多年,辽东镇总兵,祖大寿将军,比不上你爹吴襄?”
“还是英勇善战的宁远总兵,祖大乐将军比不上你爹?”
“这...”
朱慈烺的这句话,顿时问的吴三桂哑口无言!
祖大寿和祖大乐都是他吴三桂的亲舅舅!
如果他吴三桂在早朝上,说他的两个舅舅不如他爹,那么等看重他的两位舅舅,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他们的心里会怎么想?
朱慈烺见到吴三桂被自己的一句话问的哑口无言之后,立刻再次对着崇祯皇帝行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