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已经用过早膳的朱慈烺,已经在黄斌卿等一众登莱镇将领们的陪同下,来到了蓬莱县以北的登州军港以西的丹崖山上,开始检阅此时大明北方最后一支水军--登州水军!
当朱慈烺一行人登上丹崖山的时候,黄斌卿立刻下令击鼓集合水军!
趁着水军集合的时候,朱慈烺举起了手中的双筒望远镜,望向了宽广的海面!
在宽广的海面上,一个隐隐约约岛屿,出现在了太子殿下的视野之中!
“黄将军,北方那个岛屿是什么岛屿,有多大面积?”
看清楚望远镜之中的岛屿之后,朱慈烺出言问道!
“回太子殿下,此岛屿名叫长岛,其大小约一千九百顷土地大小!末将自从担任登莱巡抚之后,曾数次登上此岛,对于岛上的地形,末将也还算了解!”
简单的给朱慈烺介绍了一下长岛的情况之后,黄斌卿似乎是鼓足了勇气一般,对着朱慈烺建议道:
“启禀太子殿下, 如果殿下您真的想将登州港,当成我大明北方海军舰队的母港,那么在长岛上建立足厚的防御体系,让长岛成为登州港的天然门户,是非常有必要的 !”
“只不过...”
说到这儿,黄斌卿停止了话头儿!
原因么,当然还是因为银子!
长岛的面积巨大,如果真的像黄斌卿所说的那样,让长岛成为登州军港的屏障和门户,那么势必要在长岛上布置大量的火炮,而且还必须得是射程足够的红夷大炮才行!
黄斌卿思想之中大量火炮,可不是十门八门的火炮,也不是三五十门火炮!
如果想让长岛成为登州军港的屏障和门户,那么布置在长岛上的红夷大炮的数量,就至少要一百门!
可是,朝廷会将一百门造价不菲的红衣大炮,布置在登州港外海的一个小岛子上吗?
要知道,一门由黄铜浇筑的红夷大炮,成本足足需要两千五百两白银之巨;就算是纯铁铸造的火炮,也需八百五十两白银,才能铸一门红夷大炮...
甚至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在长岛上布置五百门红夷大炮,在黄斌卿看来都不嫌多!
“说啊,继续说你的看法给咱听!”
在黄斌卿因为银子不够,而将接下来要说的话,咽回到肚子里的时候,一旁仍然用望远镜观察着长岛的太子殿下说话了!
听到了朱慈烺的吩咐之后,黄斌卿只能将自己刚刚心中所想,如实说了出来!
当朱慈烺听到,黄斌卿居然想在长岛布置上一百门火炮的时候,终于将手中的望远镜放了下来!
“黄卿,咱以为,如果能在对面的长岛上,建设一个可以和的登州港遥相呼应的军港,可比单纯的在那岛屿上布置几百门火炮有用的多!”
“单纯的在岛上建设炮台,那些炮台都是死的,当敌人东面袭来的时候,那么,南、北、西三个方向的火炮就成了摆设;”
“所以,按照咱的设想,直接在对面的海岛上,建设一个登州海军的军港;一旦成功的建设了可驻扎海军的军用港口,那么长岛的港口就可以和登州港成为掎角之势;纵观历朝历代,一旦军事布置呈掎角之势,必然是最难攻克的;海军也一样!”
“黄卿,你以为呢?”
黄斌卿一边听着朱慈烺的说辞,眼睛里不断的冒出小星星!同时,他还在心中腹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