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 第573章 改制山东盐政(中)

第573章 改制山东盐政(中)(1 / 2)

“嗯~没错!”

听到林顾的回答,朱慈烺再次满意的点头,然后又问出了第三个问题道:

“那么林卿,为何在万历三十八年年之前,官盐在民间售价五个铜板一斤的时候,朝廷每年都能收到,二百多万两白银的盐税;反倒是官盐的在民间普遍都涨到了是三十个铜板一斤之后,盐税反倒只剩下一百多万两了呢?”

听到太子殿下再次问出了这个敏感的问题,同时心中也大概猜测到太子殿下要干什么的林顾再次沉思起来;

但是,这次的沉思,和之前不一样;这一次,他在心中措辞,想着如何回答太子殿下的问题!

而朱慈烺这边也不着急,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豆香浓郁的明前龙井之后,就笑眯眯的等待着林顾的答案!

足足过了将近一炷香的时间,沉思了好一会的林顾,才试探着开口回答道:

“启禀太子殿下,如今我大明民间官盐价格上涨,朝廷盐税降低,盐政失衡逐渐糜烂的根本,臣以为是开中制的逐渐失效!”

“那么,为什么开中制会失效呢?”朱慈烺问出了第四个问题!

“回禀太子殿下,臣以为开中制逐渐失效,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自宣德年间之后,我大明北方边境屯田体系逐渐恢复,军粮自给能力提升,且朝廷开始通过漕运调粮;导致商人运粮的需求不再迫切。

同时,粮价因产量增加而下跌,而盐价受官府管控难上涨,商人们没有了利润,所以才逐渐的放弃了开中制。

第二点,也是最主要的一点,朝廷为了应对商人对开中制积极性不高,推出“折色制”;折色制就是允许商人们,直接用银两代替粮食购买盐引;臣以为,这直接动摇了开中制的根基。

更关键的是,在“折色”过程中,官员腐败严重;盐官与特权商人勾结,将盐引低价卖给亲信,再由这些商人高价转卖,普通商人根本拿不到合法盐引,只能铤而走险贩卖私盐,因此,开中制盐政至此彻底糜烂崩坏!

第三点,随着朝廷财政压力,因为北方边军开支增大,特别是开始加征两淮盐政的辽饷之后,两淮开始无节制增发盐引,远超盐场实际产能。

商人花银两买到盐引后,到盐场却长期领不到盐,产生壅引,有的甚至等十几年都拿不到盐,“盐引”变成一张废纸。所以,商人们彻底放弃开中制...

林顾在讲述开中制的崩坏原因的时候,朱慈烺也一直在仔细的听着;心中也再次认可林顾此人在盐政上的一些见解!

其实林顾所分析出来的,开中制崩坏的原因,咱们的太子殿下通过查找一些资料,也得到了同样结果;

只不过,太子殿下被如何整顿新的盐政的问题给难住了;毕竟,此时就算用强制的手段,再次推行开中制,也很难收获应有的成效了;

“林卿,你看看这个!”

说到这儿,朱慈烺将一个小布包,放在了林顾面前的桌子上!

林顾疑惑的看了一眼太子殿下,然后拿起桌子上的小布包打开!

“殿下, 这是给皇家提供的贡盐吗?”

打开布包,林顾看到布包里雪白的细盐,下意识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