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额一席话,成功的搅动了勋贵和武将们身体里的热血;被朱慈烺点名提携,现在已经是京营参将的孙应元,更是浑身都在因为太子殿下的一句话在颤抖着!
就连温体仁这位平时只想着迎合崇祯皇帝的内阁首辅,此时都被朱慈烺的一番话说的气血翻涌!
“而你宋权,作为国朝大臣,在国朝如此危难时刻,不思如何忠君报国也就罢了,居然胆敢妄言向城外的建奴赔款,妄言求和?”
说到这儿,朱慈烺突然转身大声呵斥道:“难道你宋权的书,都读到狗肚子了去了?”
伴随着朱慈烺的一声怒喝,泰和殿内的群臣全体都哆嗦了一下!群臣们都被此时太子殿下威严的气势给震慑到了!
而龙椅上的崇祯皇帝,此时却是非常欣慰的看着自己的皇儿!没办法,朱慈烺的这几句话,说到崇祯皇帝的心坎里去了;
相比起满朝文武,宋权更是不堪,被朱慈烺一声怒喝质问之后,只能颤抖着解释道:
“太子殿下,臣这样提议,也是为了朝廷的尊严着想,毕竟我大明的的体面要紧啊,难道殿下忘了‘乙巳之变’?”
“放屁!就你个没有骨头只知道求和的软蛋,也配在陛下 在朝廷衮衮诸公跟前,提起朝廷的尊严?”
说到这儿,朱慈烺再次面对着满朝文武继续朗声说道:
“刚刚宋权说求和是为了朝廷的尊严,为了国家的体面!可本宫却认为,朝廷的尊严是靠我大明数十万将士们手中的刀枪,和将士们身上流干的热血拼杀来的!”
“如果没有我大明将士们手中染血的刀枪,朝廷哪儿来的尊严?如果没有将士们身上流光的热血?国朝又从何而来的体面?”
因此,本宫认为:
“在和建奴的交锋中,实力是维护正义的基础,军队才是外交真正的后盾,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此处略作改动,致敬艾公!艾公千古!)
静!
安静!
极度的安静!
此时的太和殿内,除了朝臣们的粗重的呼吸之声,以及孙应元等武将们,因为颤抖导致盔甲甲片摩擦的声音,诺大的太和殿竟然没有其他一丝杂音!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龙椅上的崇祯皇帝不断的低声喃喃着自己皇儿朱慈烺刚刚振聋发聩的言辞,脸上充满了激动的神色!
这样的气氛,足足在泰和殿上持续了近两分钟的时间,才被一声急切的脚步声打断!
“报~~~!”
“延庆州急报!”
“建奴大军在延庆分兵两路,一路由建奴主帅阿济格亲自率领五万大军,朝着昌平而来,此时建奴大军应该已经抵达居庸关下!”
“另外一路建奴大军,由建奴饶余贝勒阿巴泰率领,一路南下;看其行军方向,应该是八达岭长城的白羊口关!”
一声急促的急报之声, 终于使得朝堂上诡异的安静氛围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