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 第67章 大明朝此时真正的弊病

第67章 大明朝此时真正的弊病(2 / 2)

听到了侯恂的说法,坐在一旁的朱慈烺不禁皱了皱眉头,原因无他,此时朝廷的收税方式实在是太繁琐了一些;

在税收方面,明朝有农税,丁税,商税以及盐税等税收科目,按照明朝的税制,百姓们所种植的每一亩地需要向朝廷缴纳五升米作为农税,除了农税之外,每家每户的百姓还需向朝廷缴纳两石米作为丁税;

再加上后来崇祯皇帝所加征的三饷,即辽饷、剿饷与练饷,使得老百姓本不富裕的收入雪上加霜;

也正是因为陕西和河南的老百姓们,因为旱灾和蝗灾等因素,导致田地减产,百姓们就算吃不上饭,都交不上朝廷所征收的农税 丁税以及三饷,才会纷纷跟随着高迎祥和李自成等人去造反;

和农民所需要缴纳的税费相比,商人们所需要缴纳的税费就太低了;在明朝初年,洪武皇帝朱元璋规定,大明的商税缴纳比例为三十税一,也就是说商人们的商铺盈利三十两白银才需要缴纳一两白银的商税;

另外,商人除了商税之外也需要缴纳朝廷的丁税,可是一般的商人家族的人口数量,足足是农民家族人口的几十倍甚至是上百倍;因此,朝廷从商人身上所收取的丁税和商税都少的可怜;

再说地主乡绅群体,在此时的大明,地主乡绅们的手中掌握着数量巨大的田地;本来按照朝廷的农税制度,这些地主乡绅们每年也会为朝廷贡献很大一部分的农税;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头脑活泛的地主乡绅们,纷纷选择和当地的官员勾结起来,将他们名下的土地,全部都转移到当地官员和世子的名下,在明朝官员和士子,是无需向朝廷缴纳税赋的;

这么一番操作下来,地主乡绅们所掌握的大量土地,纷纷都成了不需要向朝廷交税的田地,地主乡绅们从本应该交给朝廷的赋税之中,拿出一小部分孝敬给当地的官员和士子们,如此一来,本来属于朝廷的税收却都进了官员和读书人的口袋之中;

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才导致此时大明朝廷的收税入不敷出;熟知历史的朱慈烺非常清楚,大明帝国亡国的原因是因为没钱,可是大明真的没有钱吗?

答案是否定的!

所谓的大明没钱,指的是大明的朝廷,以及皇帝的内帑没有钱了,几乎所有的银钱都集中在了商人和官员以及地主乡绅们手中;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崇祯皇帝在国库空虚之时,曾经想过要增加商税以充实国库,可是被满朝的东林党人给阻止了,因为此时的东林党人,除了入朝为官之外,几乎所有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商业店铺;

崇祯皇帝要增加商税,就等于在东林党人身上收税,这种情况东林党人怎么能同意呢?于是纷纷高喊着‘此举与民争利’的口号,打消了崇祯皇帝增加商税的想法!

可以说,此时大明朝真正的弊病是朝廷收不上来税,因为收不上来税,导致朝廷没有足够的银钱去救灾,去给九边的将士发军饷,进一步导致九边军阵糜烂,明军毫无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