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崇祯的问话之后,朱慈烺稚嫩的脸上流露出一丝老谋深算以及一丝自信的神色,然后回答道:
“父皇,儿臣在每日学习完先生所教授的儒家经典和如何治理国家等知识后,还在藏书阁之中读过一些当年成祖皇帝以及宣宗皇帝所着的行军笔记与战阵之法,以及大量的兵书!”
“因此,儿臣也算是对兵事战阵知晓一二!”
“此外,儿臣还在《永乐大典》之中看到这样一句话”
“军政一体”!
其实《永乐大典》里到底有没有‘军阵一体’朱慈烺根本不知道,可朱慈烺知道的是,崇祯皇帝在登基之后绝对没有时间去翻阅所谓的《永乐大典》!
“儿臣认为这四个字所表达的含义非常有道理!”
听着朱慈烺的话,崇祯也来了一丝兴趣,然后先是示意王承恩平身,然后对朱慈烺说道:“烺儿,你继续说下去,朕想听你说说何为军政一体!”
“是!”
“所谓军阵一体,儿臣是这样理解的!”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帝王想要牢牢的掌控国家的朝政,那么帝王或者帝王的亲信手中就必须要有军权,如果没有军权的辅助,军队的威慑,那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以及天下的亿万黎民为什么要听从帝王的政令呢?”
“这样的例子即使我不说,我想父皇也应该知道很多;”
“父皇您在想想,自太祖皇帝建立大明帝国,一直到‘土木堡之变’以前,我大明的军政大事一直都稳稳的掌握在我大明历代先帝手中,在儿臣看来,这是因为太祖 成祖 仁宗 宣宗几位先帝都通晓军事。”
“这样稳定的朝局自‘土木堡之变’后就发生了变化;先是于谦于少保辅助景泰皇帝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可因为身体原因,景泰帝对朝政掌控的并不牢固!”
“在景泰帝之后的历代先帝,对朝堂的掌控力明显的不如之前太祖,成祖,仁宗,宣宗等历代先帝,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自土木堡之变后的历代先帝的手中没有了足够精锐的军队!”
“在上个月高迎祥等反贼一夜之间攻克了中都凤阳之后,更加坚定了儿臣想要重整京营的决心。”
朱慈烺说到这里就停了没有继续说下去。
而崇祯皇帝也再一次的陷入了沉思之中。
对于京营目前的情况,崇祯皇帝是非常了解的。
现在的京营明面上有大军20多万,可崇祯知道吃空饷的就得占一小半;京营之中现在所有能喘气的都算上,崇祯估计都没有12万。
另外,在这12万京营军人之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各个朝廷勋贵家中的家丁在那凑数,再加上老弱病残,崇祯心里估摸这现在的京营能有8万青壮就不错了!
想到京营的那一烂摊子,崇祯皇帝不禁再一次头疼起来!
其实,早在崇祯二年的时候,崇祯就下旨命令当时时任兵部尚书的李邦华整顿过京营,经过李邦华几年的折腾,很有成效!
可就是因为李邦华将京营整顿的井井有条,触动了许多勋贵们的利益,李邦华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最后崇祯皇帝迫于压力才换下了当时的李邦华,改用当时的英国公张维贤。
结果就是,李邦华离开之后没用两年的时间,京营就再一次糜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