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几秒,王导才率先鼓起掌来,他的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赞赏。紧接着,制片人和编剧也纷纷鼓掌,看向洛梨的眼神充满了惊叹。那两位资方代表,脸上的审视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意和折服。
“好!太好了!”王导激动地站起来,“洛梨,你就是林晚!这就是我要的感觉!无声,却震耳欲聋!”
这场低调却分量十足的试戏,结果不言而喻。所有关于洛梨“玩票”、“演技不足”的谣言,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不攻自破。消息虽然没有大范围传开,但在核心圈层内,风向已然改变。真正的业内人士,看得懂什么是好的表演。
当洛梨正式与《月光雕刻师》剧组签约的消息官宣后,虽然仍有零星质疑的声音,但主流舆论已经被她为角色付出的努力和那场“传说中”的试戏表现所引导,更多的是期待和好评。
“洛梨为角色潜心学习木雕” 、“影后归来,挑战无台词表演” 等话题占据了热搜,正面、专业的形象逐渐稳固。
然而,对洛梨而言,外界的风波只是插曲,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月光雕刻师》正式开机。拍摄地选在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风景秀丽却条件相对艰苦的古镇。为了最大限度地贴近角色,洛梨几乎从进组第一天起,就将自己完全沉浸在了“林晚”的状态里。她住在剧组安排的、带有老式作坊的小院里,穿着林晚朴素甚至有些破旧的衣服,素面朝天,每天除了拍摄,就是跟着聘请的木雕指导老师练习,或者一个人静静地呆着,揣摩角色的内心。
王导是出了名的“戏痴”和“完美主义者”,对细节要求近乎苛刻。一场林晚在晨光中抚摸木料,感受纹理的戏,为了捕捉到那一刻眼神里最细微的触动和手指最真实的触感,他可以让洛梨反复拍上二十几条。
洛梨没有任何怨言。她享受着这种“折磨”,享受着与角色融为一体、不断挖掘表演深度的过程。但高强度的拍摄和极致的情绪投入,还是让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眼神里也常常带着属于林晚的、挥之不去的沉郁。
纪靳修带着孩子们来探过几次班。每次看到洛梨穿着戏里那身灰扑扑的衣服,坐在角落安静地雕着一块木头,或者因为一场情绪爆发戏而精疲力尽的样子,他的眉头都会几不可察地蹙起,眼底深处是浓浓的心疼。但他从不过多干涉,只是让人默默改善她在剧组的生活条件,确保她的健康,然后在短暂的相聚时,给予她最坚实温暖的拥抱,无声地告诉她,家永远是她可以放松和依靠的港湾。
等等每次来都像撒欢的小马驹,对古镇的一切充满好奇,试图拉妈妈一起去探险。而念曦,则总是安安静静地待在妈妈身边,用她那双酷似洛梨的大眼睛,仔细观察着妈妈。她看到妈妈手指上新增的细小伤口和薄茧,看到妈妈偶尔出神时那与平时截然不同的眼神。
有一次,洛梨拍完一场情绪极其压抑的戏,回到休息处,整个人还沉浸在林晚的绝望中,显得有些恍惚和疲惫。念曦没有像等等那样扑上去,只是默默走到妈妈身边,从自己的小书包里,拿出她最近练习书法用的那本册子,翻到其中一页,递到洛梨面前。
那页纸上,不再是单个的汉字,而是她用稚嫩的笔触,画的一幅简笔画——一轮弯月,月光下,是一个小小的、正在雕刻木头的人影。旁边,是她努力写下的两个字:“妈妈”。
画很简单,字也很稚拙。但那一刻,洛梨看着女儿清澈专注的眼神,看着画中那笼罩着“妈妈”的温柔月光,仿佛一道暖流,瞬间冲破了“林晚”带给她的沉重枷锁,将她拉回了现实,感受到了来自家人的、最纯粹的爱与牵挂。
她一把将女儿紧紧搂在怀里,声音哽咽:“谢谢宝贝……妈妈没事。”
家庭的温暖,是她在角色深渊中攀爬时,最重要的安全绳和氧气。
拍摄进行到中期,迎来了全片最重要、也是情感最浓烈的一场戏——林晚历经无数失败,终于完成了那座代表她内心突破的、连接内外的“月光下的桥”。她捧着那座小小的、却倾注了她所有情感与希望的木桥,在寂静的夜里,走向她一直不敢靠近、却内心渴望的老艺术家的工作室,想要将其作为礼物送出。
这场戏,需要呈现出一种极致的、混合着卑微的渴望、巨大的勇气、以及近乎神圣的虔诚的复杂情感。没有台词,全部依靠眼神、步伐和肢体语言。
为了这场戏,洛梨酝酿了整整三天。她几乎不与人交流,只是反复摩挲着那座道具小木桥,将自己完全代入林晚的心境。
实拍当夜,万籁俱寂,只有摄影机的轨道在轻微移动。洛梨(林晚)穿着单薄的衣衫,赤着脚,小心翼翼地捧着她视若珍宝的小木桥,一步一步,走向那扇透着微弱灯光的门。她的脚步很轻,仿佛怕惊扰了什么,又带着一种义无反顾的决绝。她的眼神,在月光下亮得惊人,里面盛满了紧张、期待、害怕被拒绝的恐惧,以及一种孤注一掷的、近乎燃烧的希冀。
当她终于走到门前,颤抖地伸出手,想要敲门,却又胆怯地缩回,如此反复几次后,她最终只是轻轻地将那座小木桥,虔诚地、如同供奉般,放在了门口。然后,她深深地看了一眼那扇门,仿佛要将所有的渴望与未说出口的话语都印刻进去,最终,转身,一步步融入夜色之中。
整个表演,一气呵成,无声,却像一场席卷一切的惊雷,在每一个观看者心中炸响。
“咔!”
王导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和激动,他甚至忘了说“过”,直接冲上前,对着洛梨大声道:“完美!洛梨!这就是我要的!这就是林晚!你把她演活了!真的演活了!”
全场工作人员都自发地鼓起掌来,许多人眼中都含着感动的泪水。
洛梨站在原地,还沉浸在林晚的情绪里,身体微微发抖。助理赶紧上前给她披上外套。她抬起头,看向夜空中的那轮明月,长长地、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气。
她知道,她成功了。她不仅成功地塑造了林晚,也成功地回应了所有的质疑,证明了自己。
这场无声的惊雷,不仅响彻在《月光雕刻师》的片场,也必将响彻在她未来的演艺生涯中,成为她履历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她对表演的敬畏与热爱,是家庭给予她的无尽力量,也是她作为演员洛梨,不容置疑的实力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