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域名博弈(1 / 2)

“如果您方便的话,请告诉我具体地址。”

天啊,这速度也太急了吧!不过,对于李彦红的到来,高灿山内心充满期待。

既然对方是冲着域名来的,那八成是打算用百度的股份来交换——这可正合高灿山的心意。

关于前世的百度发展史,他多少有些了解。

创业初期,李彦红获得了120万美元的投资,随后又经历了两次融资。

虽然不清楚其间股权分配的具体细节,但他知道,在百度上市时,李彦红仍然持有最初分配的一半左右的股份,说明即使经过多轮融资,创始团队依然牢牢掌控着相当一部分权益。

而百度上市时,市值高达40亿美元。

如果能通过域名入股,简直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双方约定在超市见面。

李彦红到达后,高灿山便在超市内的一间小办公室接待了他。

初见高灿山,李彦红感到颇为惊讶。

原本以为对方是一位中年企业家,却没想到是个刚过二十岁的年轻人。

尽管是初次会面,但两人同为年轻人,自然有不少共同话题。

一番寒暄之后,李彦红对高灿山的情况有了更多了解。

得知这家超市属于高灿山所有,而且店铺并非租赁,而是直接购入,总投资接近两千万人民币,李彦红心中暗自感叹:此行恐怕不会那么顺利。

此时,陈书婷已经开始接手超市的日常运营工作。

趁着高灿山与李彦红交谈之际,她悄悄凑近高灿山耳边低语道:“这位就是你上次提到的‘财神爷’吧?”

幸好李彦红没听到这句话,否则还不知作何感想。

高灿山笑了笑,回答道:“目前还不能这么说。

一切要看谈判结果如何。

即便合作成功,真正盈利也需要几年时间。”

虽然百度原始股未来必定大幅增值,但终究要等到公司上市才能兑现价值。

此前,两人已在电话中就多个议题展开交流,李彦红觉得高灿山的观点新颖独特,上次通话结束后仍觉意犹未尽。

如今面对面相见,他们再次围绕互联网话题畅所欲言。

虽然高灿山并非科班出身,专业知识可能稍显浅薄,但在视野宽度上却毫不逊色。

毕竟,他见识过未来互联网行业的实际发展轨迹。

因此,他偶尔抛出几个前瞻性观点,便足以让李彦红眼前一亮。

两人就这样聊了一阵子。

李彦红心中渐渐浮现了几分疑虑。

终究按捺不住,开口问道:“高先生,”

“从您的话语间我能察觉到,您似乎十分看好互联网的发展。”

“可如今您这是要开超市吗?”

“斗胆直言,若是将资金投入到互联网中,回报率岂不是要高出许多?”

高灿山能够理解李彦红的困惑,却只是微微一笑,说道:

“我确实对互联网抱有很大期望,不过我更关注的是它的未来。”

“互联网的前景无疑广阔,但道路注定崎岖不平。

依我看,就在近期内,互联网的泡沫怕是要破裂了。”

“风大浪急之时,即便想跳船避险,也得排着队来。”

李彦红听后神色微变,皱起眉头反驳道:

“不至于吧!您这话有些危言耸听了。”

“当前互联网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虽有泡沫存在,但这不正是新生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吗?”

“难道真会走到崩盘那一步?”

显然,李彦红对此并不完全相信。

高灿山早已料到,像这样的人通常不会轻易改变观点。

“前两年的金融危机余波未平,”

高灿山继续说道:“虽然表面上看似乎已被人们淡忘,但实际上影响依旧深远。”

“您在国外待过许久,应该也注意到了最近的一些变化。

美联储接连降息、增加货币供应量。”

尽管高灿山并非金融领域的专家,但他清楚这些事件即将发生。

借助结果推导原因,反而显得简单许多。

这段时间,他也查阅了不少资料,分析了一些报纸上的观点,基本理清了此次互联网泡沫的来龙去脉。

只是有些人明明看到了迹象,却选择视而不见罢了。

站在上帝视角看这件事,高灿山对未来的走向胸有成竹。

李彦红自然也读过相关报道,但对自己选定的方向和眼光依然充满自信。

他环顾四周,看着正在装修的超市,忍不住追问:

“这就是您决定开超市的原因?因为不看好互联网,所以转向零售行业?”

高灿山点头回应:“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