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转,又是一年春。
南宫铭一直派人在锦州监视沈昭,自然得知了一些消息。
当他得知沈昭与商人舅父相认,据说他那舅父一家乃是行商之人,姓严,在江湖上名声不错,家中钱财万贯。
而沈昭作为其妹妹唯一的子嗣,又是亲族中唯一做官的,严家自是愿意倾囊相助,用钱打通关系,让外甥官运亨通。
可沈昭拒绝了!
南宫铭得知这个消息后,不得不佩服沈昭的人格。
凭心而论,沈昭才学与品性都是极好的,若非他嫉妒从中作梗,沈昭何至于被外放?
以沈昭的才德,若无他阻拦,将来定会有不小成就。
沈昭在锦州兢兢业业,尽职尽责,这在崔丞相的运作下,皇帝一直没忘记那个年轻有为的状元郎。
这么年轻的状元,大颂能有几个?
别说大颂,恐怕纵观历史也找不出十人。
皇帝对沈昭很是欣赏喜爱的,只是太子非说他经验不足,又出身锦州,该衣锦还乡,造福家乡,历练历练再回来担任要职。
如今沈昭已经磨炼得差不多了,也是时候回京了。
因而再次见崔丞相协同吏部上奏嘉奖这个师弟时,皇帝大手一挥,沈昭成功升迁从六品大理寺丞,职责是协助大理寺正审理案件。
崔丞相本只是试探,他深知太子与沈昭不对付,应该不会允许沈昭回京,哪知这次太子没什么动作,皇帝已经同意了,还真给沈昭升了官!
这让崔丞相诧异不已,高兴的同时,暗暗留意太子的动向,但迟迟不见太子有什么阻拦的举动,崔丞相一时间竟还摸不透太子此人了。
若太子没搞小动作,那可真是再不好不过了!
崔丞相见事已成,偷偷让人给东宫里的女儿传信。
崔姮得知皇帝将沈昭调回京时,那叫一个欣喜!
好!太好了!
只要沈昭在京城,她就有机会见到女儿了!
想起女儿朝颜,崔姮忍不住地落泪,离别之时朝颜尚不足一岁,恐怕如今早已对娘亲没印象了吧?
该死的南宫铭,前世害她凄苦一生,如今又迫使她骨肉分离!
他这么可恶,居然还妄想与自己恩爱白首,真真是讽刺!
她崔姮就算拼得个鱼死网破,也绝不会让南宫铭如愿!
......
暮色四合,锦州官舍的小院里,梧桐叶已落了大半。
沈昭捏着那封从帝都六百里加急送来的调令公文,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羊皮纸卷边缘磨损,火漆上鲜明的“大理寺”印鉴却灼得他眼眶发热。
一别数载,他终于等到了重返京畿的这一天。
“郎君,可是......京中的消息?”将离端着烛台走近,声音清冷如常,但摇曳的烛火却泄露了她心底的波澜。
“是调令。”沈昭将公文递过去,声音有些沙哑,“升任大理寺丞,命我们尽快启程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