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许琅的开导(2 / 2)

她静静立在那里,仿佛与这莲池、这夏日碧绿之景融为一体,美得令人屏息。

许琅望着她,心跳微微加快。

见崔姮的两名贴身婢女远远候着,四下无人,他终于上前,低声道:太子妃。

崔姮闻声回首,眼底未散的怅惘还凝在睫上,见是他,眸中闪过一丝讶然,随即莞尔一笑:许大人。

太子妃怎会在此处?可是迷路了?他明知故问,嗓音比平日柔和几分,若是下官招待不周,还请恕罪。

崔姮摇头,唇角仍噙着浅笑:许大人多虑,不过是觉得宴席闷了些,出来透透气,贪看残荷罢了。

许琅注意到她眉间若有似无的愁绪,不由问道:太子妃可是有什么心事?

崔姮望向池中残荷,轻声道:只是见这荷花凋零,想起昔日与玲珑共赏之景,一时感慨罢了。

其实不尽然,她不只是想到了许玲珑,更是想到如今身不由己的自己,故作感慨。

许琅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沉吟片刻,温声道:花开花落本是常理,太子妃不必伤怀。

他抬手指向池中莲蓬,您看,荷花虽谢,却留下累累莲实,亦是夏日的馈赠。这莲子能入药、能熬粥,枯荷听雨亦是雅事。

顿了顿,他又指向池畔攀附的凌霄花,道:您再瞧那凌霄,此时开得正盛。一花凋落,一花又开,四季更迭,各有其美。

崔姮顺着他的指尖望去,恰见一朵凌霄被风吹落,许琅的声音混着蝉声传来:祖父总说,天地以万物为刍狗,可正因刍狗终成灰,才衬得火光明艳。

其实许琅这话意有所指,他能感觉到,崔姮的哀愁不仅是感叹时光易逝那么简单。

崔姮闻言,眸光微动,似有所悟,随后眼睛由迷茫到一点点坚定,广袖下的手,攥紧了绣帕。

她抬眸看向许琅,唇边笑意深了几分:许大人说得极是,倒是我钻了牛角尖。

她顿了顿,又道,难怪玲珑总说,她兄长最是通透,最会宽慰人。

许琅听她提起妹妹,眼中笑意更柔:玲珑顽皮,太子妃莫要听她胡言。

崔姮轻笑出声,眉间愁绪终于散去,池畔的风拂过她的衣袖,带起一阵幽香。

许琅望着她的侧颜,心中微动,却终究只是静静站在一旁,陪她看这满池莲蓬,与那如火如荼的凌霄。

须臾,芙蕖与菡萏担忧地走了过来,尤其是芙蕖,警惕地看向许琅,就怕会有什么意外。

娘子如今已是太子妃,若是被别人发现与外男独处打交道,肯定落不得好,何况皇后娘娘还不喜太子妃,届时,又该借题发挥了。

芙蕖心急如焚地提点道:“太子妃,时候不早了......”

崔姮闻言方才回神,旋即略带歉意道:“抱歉,太子殿下应该久等了,我先行一步。”

许琅也回神,拱手道:“是下官之过,太子妃请。”

崔姮转身与许琅擦肩而过时,许琅手微微一动,崔姮一愣,随后不动声色走开。

崔姮回到前厅,南宫铭向他投来一个目光,见她神色淡然,才又继续与许太傅说话。

又过了会儿,许琅这才姗姗而来。

太子与许太傅几人聊了半个时辰的话,快到午时之时,任许太傅百般挽留用膳,南宫铭还是谢过,带着崔姮回宫了。

告别许府众人,马车上,南宫铭脸上的笑一点点消失,他看向无所事事看着窗外之景的崔姮,剑眉一皱,“姮儿,琢之见你了?”

崔姮心下一惊,面上不显,疑惑道:“许大人不是就在前厅吗?”

意外之意就是,大家在一个大厅里,怎么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