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宫殿内部装饰得极为华丽,墙壁上挂着精美的壁画,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桌椅等家具也都雕刻得十分精美,处处透露出一种富丽堂皇的气息。
在宫殿的正中央,端坐着一位雍容华贵的女子,她便是刘皇后。
刘皇后身着一袭华丽的凤袍,头戴龙凤花钗冠,面容姣好,点着珍珠状,气质高雅无双。
她微微眯起眼睛,看着走进来的郑氏和崔姮。
郑氏和崔姮走到刘皇后面前,双膝跪地,齐声说道:“臣妇拜见皇后娘娘!”
“臣女拜见皇后娘娘!”
刘皇后缓缓睁开眼睛,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免礼。”
“谢娘娘!”郑氏和崔姮齐声谢恩,然后慢慢站起身来。
刘皇后又说道:“丞相夫人,还有崔娘子,请入座吧。”
“谢皇后娘娘。”郑氏和崔姮再次道谢,然后一起走到宫人提前备好的座位上坐下。
这张红木桌子上,摆满了前面妃子们尚未用完的点心。在郑氏和崔姮落座后,便有几个手脚麻利的宫人迅速上前,将这些东西撤下去,并重新摆上了新的点心和茶水。
刘皇后面带微笑,目光缓缓扫过下方站立的二人,最后停留在崔姮的面庞上,稍稍打量了一番后,不禁赞叹道:“崔娘子当真是位美人!这才一年半载未见,就又出落得更加漂亮了。”
崔姮闻言,脸上立刻浮现出一抹温柔而得体的笑容,温声回道:“皇后娘娘过奖了,娘娘您才是真正的雍容典雅,令人敬仰呢。”
刘皇后听了崔姮的这番话,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显然对她的回答十分满意。
崔姮所言倒也并非全是客套之辞,刘皇后虽已三十九岁,但保养得宜,看上去宛如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子一般,风姿绰约,气质高雅。
就在这时,一旁的郑氏插话道:“皇后娘娘,此次臣妇携小女前来,主要是为了拜谢陛下恩赐的这门婚事。多谢陛下和娘娘您对小女的赏识,钦点她为太子妃。”
刘皇后微微一笑,道:“这可不全是本宫和陛下的功劳,崔娘子能有今日的殊荣,主要还是靠她自己的本事。”
郑氏闻言,面露疑惑之色,显然不明白刘皇后话中的深意。
刘皇后见状,继续解释道:“在之前的那次刺杀事件中,崔娘子奋不顾身地为太子挡下一刀,如此忠勇节义之举,实乃女子中的楷模。像她这样的女子,自然是太子妃的最佳人选。”
郑氏听后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么一段插曲,而自己的女儿竟然从未向她提及过此事。
“呀,崔娘子没与你们说吗?”刘皇后意外。
郑氏连忙说道:“这孩子啊,她回来之后什么都没有跟我们讲,哎,想必是怕我们担忧吧,臣妇与丞相也只是听说她是被太子所救。”
刘皇后听后点头,紧接着补充道:“太子是救过她,在开头救了她,后来在太子受伤的时候,正是崔娘子奋不顾身去救太子。”
郑氏恍然大悟道:“哦,原来如此。”
崔姮闻言,急忙谦逊道:“这些都已过去了,实在是不值一提。作为臣子,在太子遇到危险的时候,本来就应该挺身而出,救下太子殿下才对。”
刘皇后听了崔姮这番话,心中对她的好感又增添了几分,不禁赞叹道:“嗯,说得好,你这孩子有心了,能有如此的气度,确实当得起太子妃的身份,也难怪铭儿他会亲自去向皇上请旨赐婚呢。”
一提到南宫铭铭,崔姮心中不由得暗暗愤恨,但表面上却依旧娇柔道:“不知太子殿下的身体现在怎样了呢?这段时间以来,臣女一直在养伤,都没能去探望太子殿下,实在是心中有愧。”
说着,崔姮一脸担忧之色。
刘皇后微笑着回答道:“他基本上已好得差不多了,今日就已经去上朝了呢。”
崔姮听了皇后的话,如释重负道:“既如此,那臣女也就放心了。”
刘皇后瞧着崔姮,见她脸上笑容温柔娴静,坐姿温雅,一颦一笑皆是贵女典范,她非常满意,道:“本宫早属意崔娘子为太子妃,只是上次赏荷宴之时,崔娘子你身子不适未能来参加,后来便一直没找到机会让你与太子接触,恰好秋猎之时与太子结缘,哈哈哈......想来真是天定的缘分呢。”
崔姮笑容可掬,“或许还真是呢。”
她默默在心里补充道:孽缘罢了。
郑氏也笑着附和道,“太子为人正直仗义,上次太子在山匪手中救下小女,后又在刺客手中救下小女儿,小女也奋不顾身要救他,可见两人真是天作之合,天定良缘,将来若结为夫妻,定也是佳话。”
刘皇后道:“可不是嘛,铭儿说崔娘子性子温柔贤淑,宜室宜家,本宫瞧着真不错。而且,这孩子还是崔丞相与丞相夫人你们教导出来了,才华秉性自不可说,将来若能与铭儿结为夫妻定然是个贤内助,给铭儿排忧解难。”
听见刘皇后夸自家女儿,郑氏赶紧道:“臣妇觉得太子正是大颂最优秀的儿郎,他果敢用武,文武双全,身份样貌也是顶好,小女能嫁与太子,真是三生有幸。”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互相夸赞,时不时还要带上崔姮一道,崔姮柔柔应付着。
崔姮默默瞧着高坐是上尊贵无比的女人,一脸和蔼可亲地夸赞自己,漂亮话一堆一堆的,她不由想起了前世......
想到崔家的下场,崔姮心中冷意更甚,皇后说的每句夸赞之话听听就算了,当不得,若当真了,今后都不知道怎么死皇后手里的。
想来这一世,皇家还是那般行事:需要给权臣家族出身的太子妃,稳住南宫铭的地位,但在南宫铭登基后,又怕外戚专政,所以要除掉。
呵呵。
不知不觉,到了下早朝的时间,刘皇后瞧着时辰不早,便不再留母女二人。
崔姮与母亲一同向刘皇后告辞,郑氏面带微笑,微微躬身,道:“皇后娘娘,臣妾与小女就此别过,多谢娘娘今日的盛情款待。”
高坐上的刘皇后亦是笑着点头,眼中透着和蔼:“不必客气,崔夫人和崔姮姑娘慢走,崔娘子聪慧伶俐,今后铭儿娶了你,本宫也放心了。”
崔姮则恭敬地行了个礼,说道:“皇后娘娘,臣女感激您的关怀与厚爱,日后定当不负娘娘所望。”
皇后笑容满面,道:“好好好,真是孩子。”
离开皇后的坤宁宫,崔姮与母亲去寻找崔丞相和崔蔺,随后,崔姮一家四人又去垂拱殿拜谢皇帝。
崔丞相走在最前方,他神情肃穆,步履稳健,见到皇帝后,他恭敬地跪地叩拜,高声说道:“微臣崔某,携全家老小拜见陛下,谢陛下隆恩。”
崔蔺紧跟在父亲身后,他的神色平和,眼神中透露出敬畏之情,学着父亲的样子,跪地叩:“微臣崔蔺,谢陛下赏赐。”
崔姮跟在父母身后,向皇帝行礼时,动作优雅大方,柔声道:“陛下,臣女谢陛下赐婚之恩,日后定当与太子齐心协力,为陛下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