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众臣原本紧绷着的神经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稍稍放松了一些。
崔丞相得知消息后,捋了捋胡须,长舒一口气道:“太子吉人自有天相,如今清醒过来,实乃我朝之幸啊。”
“既然太子已醒,眼下最要紧的便是抓刺客!”
“对,一定要将这些胆大包天的刺客捉拿归案!”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称是。
太子暂时脱离了危险,可那刺客的事情还悬而未决。
当下,众人的心思便都集中到了全力抓捕刺客、揪出幕后黑手这件事上。
一时间,皇城内外,暗探们四处奔走,衙门里的捕快们也都摩拳擦掌,准备将这幕后的阴谋彻底揭开。
然而,就在众人将注意力都放在太子和刺客之事上时,一件更加令人吃惊的事情发生了——杨明玉也醒了!
那些平日里见惯了生死的太医们,听闻此讯,无不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震惊之色。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这怎么可能?之前她的情况那么危急......”
“是啊,我当时都觉得她没救了。”
“可不,明明只有一口气了......”
“去瞧瞧,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于是,一群太医们满是好奇,慌慌张张朝着杨明玉的住处赶去,要给她做详细的检查。
之前太医们给杨明玉诊治的时候,发现她伤势极重,气息微弱,情况十分危急,甚至可以说已经是命悬一线。
他们心里其实早已经认定杨明玉必死无疑,只是面对焦急的南宫铭,出于安慰,才说她还有一线生机。
可谁能想到,仅仅过了两天,她居然奇迹般地醒了过来!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东宫一间偏殿里,光线昏暗而静谧,隐隐透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杨明玉静静躺在床上,双目无神,仿佛灵魂早已从她的躯壳中抽离。
她脸色苍白如纸,毫无一丝生气,一头乌黑的秀发随意地散落在枕头上,显得凌乱而又凄凉。
若非她那轻微起伏的胸口,随着微弱的呼吸有节奏地上下颤动着,恐怕旁人都会以为这躺在床上的,不过是个死不瞑目之人罢了。
负责伺候杨明玉的宫女守在一旁,眼神中满是担忧和疑惑。她实在搞不明白杨娘子到底怎么了,自从醒来就一直这般愣愣地望着床顶,眼神空洞得如同深不见底的古井。
她猜想,或许是主子身上的伤口太过疼痛,身子又太过虚弱,才会这般失魂落魄。
所以,她连大气都不敢出,更不敢轻易开口说话,生怕惊扰了杨明玉那脆弱的神经,只能静静地守在一旁,时不时偷偷瞟上一眼床上的主子。
没一会儿,一阵匆忙的脚步声打破了偏殿里的寂静。
几个太医神色匆匆走了进来,他们手中拿着医箱,脚步急切而又沉稳。
一进殿门,他们便径直朝着杨明玉的床边走去。
一时间,狭小的床边被挤得满满当当。
然而,即便这么多人围了过来,杨明玉依旧一动不动,仿佛一尊没有生命的木头人。
她的眼神呆滞,对周围的一切都毫无反应,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太医们围在杨明玉的床边,一个个神情严肃得如同面临着一场重大的战役。
他们有的伸出手指,轻轻搭在杨明玉的手腕上,仔细地感受着她脉搏的跳动,眉头时而紧皱,时而微微松开;有的则凑近杨明玉的脸庞,仔细地观察她的气色,目光在她苍白的脸上扫视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
其中一位年长的太医率先开口,声音温和而关切:“杨娘子,你感觉如何?呼吸顺畅否?”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仿佛在等待着一个至关重要的答案。
另一位年轻的太医也跟着问道:“伤口还疼不疼?”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似乎希望能尽快了解杨明玉的身体状况。
过了好一会儿,杨明玉才终于缓缓回神。
她愣愣看着眼前围在床边的众人,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和不解,仿佛刚刚从一场漫长的噩梦中醒来。
她虚虚地扯动了一下唇角,也仅仅只是如此而已,她依旧一言不发,随后又缓缓将目光移开,望向了床顶的某处,好似那里隐藏着她所有的秘密和痛苦。
此时,偏殿里再次陷入了一片寂静,只有太医们偶尔的低语声和杨明玉微弱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荡着。
太医不解,以为她是伤口太难受,便没强行要求她说话。
他们时而皱眉,时而摇头,时而又交头接耳地低声讨论着。
诊了好半天,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疑惑的神情,实在是没看出什么不对的地方。
最后,一位资历较深的太医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或许她真是福大命大,挺过来了。这世间之事,本就有许多难以解释之处。”
也只能如此解释了。
正在养伤的南宫铭,在知晓杨明玉醒来的消息后,一直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整个人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放松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