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听书客:茶馆志怪 > 第44章 伏尸鬼(中)

第44章 伏尸鬼(中)(1 / 2)

说书人将那柄锈剑往桌上一按,发出沉闷的声响,截断了窗外愈发凄厉的风声。他浑浊的眼珠在油灯下泛着幽光,仿佛亲眼见过那荒寺中的惊魂一幕。

“上回书说到,那书生沈文胥荒寺遇伏尸鬼,命悬一线之际,却被一阵突如其来的清越琴音所救。诸位,这深更半夜,荒山野岭,何来的琴声?是人是鬼?是敌是友?这救命的仙音背后,又藏着怎样的玄机?”

他声音压得极低,如同耳语,却字字敲在人心坎上。

“今夜,咱们便去那兰若寺后院,瞧个分明!”

……

殿内篝火摇曳,映着沈文胥惊魂未定的脸。那骷髅伏尸鬼虽已退去,但空气中残留的土腥与死寂,以及那刺骨的寒意,却久久不散。方才那救命的琴音,如同仙乐,却又透着说不出的诡异。

他紧紧握着短匕,手心全是冷汗。去后院一探究竟的念头,如同野草般在心底滋生。那弹琴者,是敌是友?若真是高人,或可求助;若是……另一个更可怕的存在呢?

正当他踌躇不定时,那哀婉的啜泣声,竟又隐隐约约地飘了过来。这一次,比之前清晰了些,依旧来自殿后,带着无尽的凄楚与无助。

联想到那驱退伏尸鬼的琴音,沈文胥心中一动。莫非这哭泣的女子,便是那弹琴之人?她为何在此?又为何哭泣?

好奇心与一丝莫名的牵引,终究压过了恐惧。他深吸一口气,拿起一根燃烧的树枝充当火把,另一手紧握短匕,小心翼翼地绕过倒塌的佛龛,朝着通往后院的破败月亮门走去。

月亮门后,是一条被荒草淹没的石子小径。火把的光晕有限,只能照亮脚下方寸之地,四周是浓得化不开的黑暗,仿佛潜伏着无数未知的危险。夜风吹过,荒草起伏,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无数细碎的脚步声。

他循着那若有若无的哭声,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穿过一片竹林,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一处相对整洁的庭院。院中有一方小池,池水早已干涸,露出龟裂的池底。池边有一座半塌的水榭,飞檐翘角,依稀可见昔日的精致。

而那哭声,正从那水榭之中传来。

沈文胥屏住呼吸,放缓脚步,靠近水榭。透过破损的雕花窗棂,他隐约看到里面有一点微弱的、如同豆粒般的灯火。

他凑近窗缝,向内窥视。

水榭内陈设简单,一桌,一椅,一琴,一灯。

桌前,坐着一位白衣女子。

只见她云鬓半偏,白衣胜雪,身姿窈窕,虽是背对着窗户,看不清面容,但仅那背影,便已流露出一种我见犹怜的柔弱与清冷。她肩头微微耸动,那哀切的哭声,正是出自她口。

而在她身前的桌上,摆放着一架古琴,琴身暗紫,似非凡品。

沈文胥心中恍然,看来驱退那伏尸鬼的,便是这位女子了。只是,她一个弱质女流,为何独居在这荒寺之中?又能以琴音退鬼?

正当他思忖间,那女子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哭声戛然而止。她缓缓转过身来。

火把的光晕透过窗棂,映亮了她的侧脸。

沈文胥呼吸一窒。

那是一张极其清丽脱俗的脸庞。眉眼如画,肤光胜雪,只是脸色过于苍白,缺乏血色,带着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缥缈之感。一双剪水秋瞳,此刻还氤氲着未干的泪光,更添几分凄迷。

她看到窗外的沈文胥,似乎吃了一惊,下意识地站起身,向后退了半步,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你……你是何人?”

沈文胥连忙隔窗拱手,语气尽可能温和:“姑娘莫怕!小生沈文胥,乃途经此地的书生,因天色已晚,借宿在前殿。方才幸得姑娘琴音相救,特来拜谢!”

女子闻言,戒备之色稍减,但仍未完全放松,轻声道:“原来是位公子。举手之劳,不必言谢。此地凶险,非久留之所,公子既已脱险,还是速速离去为好。”

她的声音清冷婉转,如同玉珠落盘,却又带着一股化不开的忧郁。

“姑娘……”沈文胥见她神情凄楚,独居荒寺,忍不住问道,“不知姑娘为何独自在此?方才听闻姑娘哭泣,可是有何难处?若有用得着小生之处,但请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