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捞尸人(2 / 2)

老陈头决定不再坐以待毙。他拿出那锭沾了晦气的银子,买了香烛纸马,又备下一壶烈酒,再次于深夜来到捞起女尸的河段。他将酒洒入河中,点燃香烛,对着黑漆漆的水面嘶哑道:“姑娘,若有冤屈,便显个灵吧!老汉我虽卑贱,却也不愿糊里糊涂欠下这笔水债!你若信我,便指条明路!”

话音刚落,河面突然无风起浪,一团浓得化不开的雾气从水底涌出,将他和小船笼罩。雾中,老陈头恍惚看见一本巨大的、湿漉漉的账簿从水中升起,账簿自动翻页,上面不是文字,而是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正是那红衣女子的一生!她被逼嫁入王家,遭受虐待,心有所属却难成眷属,最后被设计推入河中灭口!而那枚银锁片,是她青梅竹马的信物!

画面最后,定格在女子沉入河底时,那双充满怨恨的眼睛。账簿合拢,雾气散去,河面恢复平静,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老陈头浑身冷汗,却终于明白了这笔“水债”该如何偿还。他没有声张,而是凭借捞尸人走街串巷的便利,暗中查访,最终找到了女子的娘家和她那位情郎,将银锁片和所见“账簿”之事隐晦相告。一桩谋杀案由此揭开,王家恶徒伏法。

真相大白后,老陈头梦见那红衣女子再次出现,这次,她对他盈盈一拜,脸上水渍消退,露出了清秀平静的面容,随后化作一缕青烟消散。

自此,老陈头再未梦魇。他依旧在渭水捞尸,却更加谨守规矩。他常说,这河里淹死的人,都有一本账。捞尸人捞起的不是尸体,是因果。有的债,用钱还;有的债,要用命还;还有的债,得用“公道”来抵。

那本无形的“水鬼账”,似乎就沉在渭水河底,随着浑浊的河水,静静流淌,记录着每一笔未清的恩怨。

说书老人将摊开的手掌缓缓握紧,仿佛攥住了某种无形的东西。

茶馆内寂静无声,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更梆声,像是敲在每个人心头的记账声。

油灯的光,将老人的影子投在墙上,拉得很长,似一杆沉默的钩镰。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河底沉埋的,不只是尸骨,还有算不清的恩怨账目。捞尸人钩起的是死者的形骸,有时,却也钩起了生者不敢直视的真相。诸位,举头三尺有神明,那水下十丈……何尝没有记账的冤魂?”

“夜深了,都回吧。路过水边……莫要久留。”

黑暗如潮水般涌来,仿佛能听到那渭水河永不停歇的流淌声,以及水底翻动账本的细微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