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八月十五中秋节(2 / 2)

其危险程度,远比之前经历过的尸解洞、将军坟煞境要恐怖无数倍!

那里充斥着未知的古阵、诡异的遗种、破碎的天地法则,甚至是一些无法理解的怪异现象。

虽然姜润月对自家师姐的实力有着绝对的信心——清冷如雪、剑法超绝的师姐,天赋实力甚至可能还在她之上。

但那毕竟是昆仑墟啊!

哪怕之前进去闯荡过一段时间,但鬼知道里面藏着什么恐怖魔怪?

况且这么多年来,多少惊才绝艳之辈踏入其中,最终能全身而退者寥寥无几。

“师姐……”

姜润月望着裂谷上方那轮渐渐西斜的明月,眸子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色。

她下意识地握紧腰间的赤霄剑,冰凉的触感传来,却也无法完全压下心中的那一丝不安。

监天司长固然是镇国司柱石,一身实力超凡脱俗,但昆仑墟的凶险,往往超乎想象,并非实力强就一定能万无一失。

这份担忧,如同投入静湖的一粒细石,在她心中漾开圈圈涟漪,但很快又被她强行压下。

担忧无用,徒乱心神。

她相信师姐的能力,如今能做的也唯有等待,以及……让自己变得更强。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就在这淡淡的思念与担忧中,悄然流逝。

昆仑学院没有张灯结彩,没有阖家团圆,只有依旧凛冽的罡风和永不熄灭的地火红光,以及学员们永不停歇的训练。

之后的日子,姜润月的生活恢复了一如既往的平静无波——

一种属于昆仑武道学院、属于破军教官的“平静”。

她的重心,更多地放在了两个方面:

一是检查学员修炼进度(“百变千幻云雾十三剑”大型修炼现场)

她不再进行集体授课,而是采取了巡查指点的方式,每日都会不定时地出现在中央大广场、塔演武场、甚至重力训练区。

学员们看到她,就如同老鼠见了猫(尊敬且畏惧的那种),立刻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将云雾十三剑尽情展现。

姜润月往往只是静静地看着,目光锐利如剑,能轻易看穿每一个动作的瑕疵,每一丝劲力的散乱。

“芙蓉泣露,非是泉鸣。”

她点出一个学员“泉鸣芙蓉”只得其形,未得其连绵真意,劲力断断续续。

“鹤姿有余,翔意不足。”

她指出另一个学员“鹤翔紫盖”跳得好看,但缺乏那种翱翔九天的灵动与不可捉摸。

“雷声大,雨点小。”

她评价某个将“雷动岳麓”练成莽夫劈砍的学员。

“云气未聚,散漫无力。”

她摇头看着一群练习“天柱云气”却把自己练得晕头转向的家伙。

点评简洁到刻薄,却总能一针见血,让学员们冷汗直流的同时又恍然大悟。

偶尔她也会亲自下场,演示某一式的精妙之处。

每当这时,必定会引起全场围观,学员们瞪大眼睛,生怕错过一丝细节。

她的剑招早已超越了口诀束缚,信手拈来,皆是“变”与“幻”的极致演绎,看得学员们如痴如醉,又自惭形秽。

成功“封喉”野猪王的周岩,是学员中悟性最高的一个,已经能将前五式使得有模有样,甚至隐隐摸到了一丝“万象归一”随机应变的门槛,得到姜润月一次轻微的颔首肯定,让周围学员羡慕得眼睛发红。

二是自身修行(结丹境的“水磨工夫”)

大部分时间,姜润月都会留在摇光塔顶层,打磨自身修为。

静修室内,她盘膝而坐,周身紫气氤氲,丹田内那方紫微垣星璇缓缓转动,不断吞吐着天地灵气,淬炼着自身金丹。

这个过程缓慢而精细,需要极大的耐心。

她如同最精细的工匠,一点点打磨着金丹上的纹路(道纹),感悟着其中蕴含的雷霆与劫罚之道。

有时,她会站在那面巨大的观景窗前,望着裂谷地火与九天罡风碰撞的奇景,一望便是数个时辰。

并非发呆,而是在观摩这天地伟力,感受其中蕴含的狂暴与秩序并存的“道”,试图从中领悟更深层次的《紫霄御劫仙经》奥义。

她重新研读《紫霄御劫仙经》,琢磨统子哥奖励的那套霸道绝伦的【天殛九劫枪】。

结丹之后,再看这套雷法总纲与枪诀,又有许多新的感悟。

指尖偶尔无意识地划过虚空,带起一丝丝细微的、令人心悸的紫色电弧。

帝姬赵灵素和小白龙敖柔也都识趣地不去打扰她。

赵灵素继续着她的“现代宅女”生活,只是看电视的声音会调小一些。

小白龙修炼得更加刻苦,姜润月带来的压力和她自身的天道规则压制,让她不敢有丝毫松懈。

那位“在逃公主”女仆则兢兢业业地打理着塔顶的起居,努力适应着这个光怪陆离的新世界。

日子,就在这教学、修行、偶尔担忧师姐的循环中,平静地流淌着。

姜润月如同一块沉浸在深海的玄冰,外表沉静寒冷,内部却在不断积蓄着力量,等待着下次破冰而出、石破天惊的时刻。

而她并不知道,这份“平静”,很快将被来自昆仑墟深处的消息,或者说……变故,彻底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