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月照寒襟 > 第44章 书坊起波澜

第44章 书坊起波澜(1 / 2)

城东,赵德芳府邸。

晨曦微露,薄雾尚未散尽。这座原本气派的宅邸,此刻却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朱漆大门洞开,门口肃立着数名身着玄青劲装、面色冷峻的皇城司校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气与压抑的肃杀。

叶英台一身玄青色官服,外罩墨色披风,步履沉稳地踏入庭院。她面色略显疲惫,眼中却锐利如鹰隼,不见丝毫倦怠。昨夜汴河湾血战,追查线索,彻夜未眠,此刻又闻赵德芳死讯,心中那根弦,绷得更紧了。

庭院内,一片狼藉。显然,皇城司校尉破门而入时,并未遇到任何抵抗。正堂门扉大开,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扑面而来。

叶英台步入正堂。只见户部度支司员外郎赵德芳,身着常服,仰面倒在厅堂中央的波斯地毯上。他双目圆睁,瞳孔涣散,脸上凝固着难以置信的惊骇与……一丝诡异的解脱?脖颈处,一道极细、极淡的……红线!如同被最锋利的丝线轻轻勒过!伤口处,皮肉微微外翻,渗出的血迹早已凝固成暗褐色,染红了衣领。除此之外,周身再无其他伤痕!

叶英台蹲下身,指尖在距离伤口寸许处虚拂而过,并未触碰。她目光如电,仔细审视着那道致命的伤口。切口平滑如镜,边缘整齐,深及颈骨,却巧妙地避开了大血管,以至于出血量极少!这绝非寻常刀剑所能造成!是……剑!而且是……快如闪电、精准无比、吹毛断发的……绝世好剑!持剑之人,武功之高,剑法之精,已达化境!一剑封喉,干净利落,不留丝毫余地!

她站起身,目光扫过四周。厅堂内陈设奢华,博古架上珍玩琳琅,却无丝毫打斗痕迹。桌上,一杯残茶尚温。地上,散落着几张账册残页,似是被主人慌乱中碰落。一切……都显得如此“自然”!自然得……如同精心布置的舞台!

“畏罪自杀?”叶英台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眼中寒光爆射,“好一个‘畏罪自杀’!好一个……杀人灭口!”她心中雪亮!赵德芳之死,绝非自尽!而是……灭口!是幕后黑手,在皇城司抓捕之前,抢先一步,斩断了所有可能指向他们的线索!那艘“通海商行”的船,那伙西夏死士,赵德芳……都成了弃子!而这条线……彻底断了!

“指挥!”一名心腹校尉上前,低声道,“属下等仔细搜查了整座府邸!书房、卧室、密室……皆无异常!金银细软、账册文书……均未动过!唯有……书房暗格中,发现一册……与郑国公府旧日往来的密账!其中……确有提及‘通海商行’股份交割之事!”

“郑国公府……”叶英台冷笑一声,“又是郑国公府!死无对证!好!好得很!”她心中怒火翻腾!这幕后之人,心思之缜密,手段之狠辣,简直令人发指!一环扣一环,将所有线索都引向早已倾覆的郑国公府!滴水不漏!

“将尸体运回皇城司!请仵作仔细验看!尤其是……那道伤口!”叶英台沉声下令,“府中所有文书、账册,全部封存带走!严查赵德芳近三日所有行踪、接触人员!尤其是……昨夜!”

“是!”

叶英台走出赵府,站在晨光微冷的巷口,深深吸了一口气。冰冷的空气涌入肺腑,却压不住胸中翻腾的怒火与凝重。对手……比她想象的更狡猾,更强大!单凭皇城司的力量,恐怕……难以撼动这盘根错节的黑暗!

她目光投向远处巍峨的开封府衙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去开封府!”

开封府衙,正堂。

包拯端坐案后,一身深绯官袍,面色沉凝如铁。他刚刚听完叶英台条理清晰、却字字惊心的禀报——汴河湾血战、西夏死士、赵德芳离奇毙命、郑国公府死线……一股沉重的压力,如同巨石般压在他的心头。

“叶指挥所言,句句属实?”包拯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千真万确!”叶英台拱手肃立,“人证、物证、尸首俱在!下官……不敢妄言!”

包拯缓缓起身,走到堂前悬挂的“正大光明”匾额下,负手而立。他目光如炬,仿佛穿透了重重迷雾,看到了那隐藏在汴京繁华之下的、最深的黑暗与阴谋!西夏细作潜入!夏党官员勾结!杀人灭口!嫁祸死人!此等行径,已非寻常贪渎枉法!而是……通敌叛国!动摇国本!

“好!好一个‘畏罪自杀’!好一个‘郑国公府’!”包拯猛地转身,声音如同洪钟大吕,震得堂宇嗡嗡作响,“此等魑魅魍魉,视国法如无物!视人命如草芥!其心可诛!其行当剐!”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叶英台:“叶都头!此案干系重大!已非皇城司一衙之力可破!开封府上下,听你调遣!本府即刻签发海捕文书,通令汴京各厢巡铺、城门司、水门司,严查出城人员、船只!凡形迹可疑者,一律扣留!另,本府三班衙役、捕快,悉数交由你指挥!全城搜捕!挖地三尺!也要将那幕后黑手,揪出来!绳之以法!”

“谢包府尹!”叶英台心中大定,肃然领命!有包拯这柄“青天利剑”支持,她底气更足!

“另外,”包拯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闪,“赵德芳之死,疑点重重!那道剑伤……绝非寻常!本府会亲自验看!若真是……江湖中人所为……哼!本府倒要看看,是哪路‘高人’,敢在汴京城内,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有劳包府尹!”叶英台再次拱手。她知道,包拯明察秋毫,有他亲自验伤,或许……能看出些端倪!

与开封府衙的肃杀凝重截然不同,护龙坊小院沐浴在温暖的晨光中,一派宁静祥和。

崔?一身月白色云纹锦缎直裰,外罩一件薄薄的鸦青色鹤氅,正坐在院中石桌旁,就着几碟精致小菜,慢条斯理地用着早膳。如意侍立一旁,不时为他添粥布菜。吉祥则捧着一碗热腾腾的牛乳,小口小口地喝着,大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好奇地看着崔?。

“相公今日休沐,还要去书坊吗?”如意轻声问道,声音温婉。

“嗯,”崔?放下粥碗,接过如意递来的热毛巾擦了擦手,“今日‘墨韵书坊’有个文会,京中几位颇有才名的士子相邀,论诗品画,交流心得。许久未与同道切磋,倒也有些期待。”

“相公才高八斗,定能拔得头筹!”吉祥咽下口中的牛乳,奶声奶气地拍马屁。

崔?莞尔,伸手揉了揉她的小脑袋:“就你嘴甜!在家乖乖听姐姐的话,等我回来,给你带樊楼的‘蜜汁蜂巢糕’!”

“哇!谢谢相公!”吉祥欢呼雀跃,大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用罢早膳,崔?回到书房。案头,那盆素心兰悄然绽放,幽香浮动。他铺开一卷《春秋公羊传》,凝神静气,细细品读。窗外,老梅枝头新绿点点,几只早起的雀鸟在枝头跳跃鸣叫,更添几分静谧。昨夜汴京城的风波,似乎并未侵扰到这方小院的安宁。

一个时辰后,崔?合上书卷。他起身,走到铜镜前。如意早已捧着一套崭新的、用银线暗绣竹纹的靛蓝色锦袍等候在侧。

“相公,穿这件吧。”如意脸颊微红,轻声说道,“今日文会,京中才俊云集,相公……当以最佳风姿示人。”

崔?看着镜中自己略显清瘦却依旧挺拔的身姿,又看了看如意手中那件做工考究、色泽雅致的锦袍,微微一笑:“好,听你的。”

在如意的侍奉下,崔?换上了那身靛蓝锦袍。银线绣成的竹纹在光线下若隐若现,更衬得他身姿挺拔,气质清雅。如意又为他仔细束好玉带,整理好衣襟袖口。吉祥也跑了进来,围着崔?转圈圈,拍着小手惊叹:“哇!相公好俊!像……像画里的神仙!”

崔?看着镜中焕然一新的自己,又看看如意眼中那毫不掩饰的欣赏与吉祥那夸张的赞美,心中涌起一丝暖意与轻松。他轻轻捏了捏吉祥的小鼻子:“小马屁精!在家乖乖的,等我带糕点回来。”

“嗯嗯!”吉祥用力点头。

如意则走到门边,拿起一件同色系的薄绒披风,为崔?披上,仔细系好带子,柔声道:“相公……早去早回。”

“好。”崔?颔首,目光温和地扫过如意和吉祥,转身推开院门,迎着明媚的晨光,向着州桥畔的墨韵书坊走去。砚童早已在门外等候,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