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战争成本):巨大损失。
纳什均衡点分析:在缺乏强力外部约束(如霸主国仲裁)和明确、巨大的违约惩罚下,模型显示双方都存在“对方若守约,我方违约可获小利(R)且风险可控(仅受c)”的诱惑。尤其是在秦国国力渐强、对晋战略需求下降(x1可能降低),或晋国内部发生剧变(如赵盾倒台)时,秦国违约(右下格)的收益风险比会变得极具诱惑力!晋公子乐的高风险(p(death)≈0.35-0.4)在此矩阵中得到印证。
“盟约昭昭,神明共鉴。”公孙枝打破了沉默,语气带着程式化的庄重,“秦晋之好,当由此固。周师占卜,想必亦是吉兆。”
周鸣收回心神,知道必须采取行动增加安全系数。“盟约载于竹帛,昭告天地,自是庄重。然质子身处异国,思乡之情难免。为使两位公子稍慰心怀,便于与母国亲眷互通音讯,在下有一提议。”
他取出两枚精心准备的玉环。玉环质地温润,大小相若,外壁光素无纹,内壁却以极其细微的刀工,刻满了细密如发丝、排列奇异的短线和断点——这是经过伪装的卦爻符号。
“此乃‘同心环’。”周鸣将一枚玉环交给晋公子乐的傅姆(保姆),一枚递给秦公子赢荣身边的老仆,“公子家书,可书于寻常竹简。然欲辨真伪,防奸人篡改,可于书简末端,按特定规则,缀以卦爻符号。此符号序列之密钥,便对应这玉环内壁所刻之纹路。”
他拿起一根特制的、中空透明的细水晶管(内灌有深色液体作为放大镜),示意道:“接收方只需将此管置于玉环内壁特定位置,旋转比对,若家书末端卦爻排列与此刻纹在放大下呈现的特定片段完全吻合,则书信为真,未经篡改。此乃‘双链密码’:家书卦爻为明链,玉环刻纹为隐链。两链相合,方得真意。”
公孙枝和梁益耳都凑近细看,啧啧称奇。玉环内壁的刻痕在自然光下几乎无法辨识,需借助工具和特定角度。刻纹本身并非连贯文字,而是无数微小的几何图形(线段、点)的集合,其排列组合蕴含了巨大的信息量,密钥在于知晓选取哪一段以及如何解读(周鸣运用了信息论中的密钥空间概念和早期几何编码)。
“妙!此物既合‘环’之信义古礼,又暗藏玄机,可保音讯无虞!”梁益耳赞道。公孙枝也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质子交换前夜,东苑秦公子居所。
周鸣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压抑的惊呼惊醒。他疾步赶至赢荣寝室外间,只见赢荣面色发青,额头渗出冷汗,痛苦地蜷缩在榻上,一名老仆正焦急地为他揉着腹部。案几上,一个盛着半碗深褐色药汁的陶碗打翻在地,药汁泼洒,散发出浓烈的草药苦涩味。一名侍女脸色惨白,跪伏在地,瑟瑟发抖。
“怎么回事?”周鸣沉声问道,目光锐利地扫过现场。
“公子…公子睡前饮了这碗安神汤,不久便腹痛如绞!”老仆声音发颤,带着哭腔,“这汤…这汤是这贱婢煎来奉上的!”他指向跪地的侍女。
侍女连连磕头:“大人明鉴!奴婢只是按方煎药,绝无二心!药渣…药渣还在小厨房的罐里!”
公孙枝和梁益耳也闻讯赶来,脸色铁青。质子若在交换前夜出事,尤其是死在晋国质子府,后果不堪设想!
周鸣蹲下身,仔细查看地上的药汁残渍。他取出随身携带的几根银针(作为“占卜工具”),小心地蘸取了一些药汁。他注意到其中一根针尖,在浸入药汁片刻后,极其细微地由亮银色转为一种几乎难以察觉的、极淡的灰蓝色。若非他事先知道某些矿物或植物汁液(如含硫或特定生物碱)与银可能发生微弱反应,且他特制的银针纯度极高、表面经过特殊打磨(增大反应活性),根本无法发现。
p(银针变色|药中有毒)0.7(基于他对常见毒物知识的记忆)。
p(银针变色|药中无毒)极低(纯净草药汁难引起此变化)。
但这只是初步证据。他起身:“带我去看药渣。”
小厨房里,药罐还架在微温的灶上。周鸣屏退旁人,独自检视罐底残留的药渣。他取出一个小皮囊,倒出几样东西:几片打磨光滑、刻有不同刻度的小骨片(简易卡尺),几个小陶碟,一小皮囊清水,一小包白色粉末(碱粉,取自草木灰提纯)。
他小心翼翼地用骨镊夹取药渣样本,分置不同陶碟。对照记忆中的药方(安神汤:酸枣仁、柏子仁、远志、茯苓等),他仔细辨识、测量、称重(用简易天平)。
发现1:茯苓碎片体积异常偏大,且质地略硬于正常(贝叶斯推断:p(掺假|体积异常)↑)。
发现2:加入少量清水研磨部分“茯苓”,滴入碱粉溶液(测试酸碱)。正常茯苓研磨液应呈中性或弱酸性,但此样本滴碱后,竟产生极其微弱的、转瞬即逝的浑浊(p(含生物碱类毒素|弱碱反应浑浊)↑↑)。
发现3:药渣总量略多于常规剂量(p(刻意增加药量或掺入异物|总量超)↑)。
综合现场信息:
嫌疑人:煎药侍女(直接接触)、可能接触药罐\/药材的其他人(府内仆役有限)。
时机:仅侍女全程负责煎煮。
动机:受何人指使?破坏秦晋关系?陷害某方?
周鸣脑中构建起一个条件概率网络:
节点:投毒者(侍女?他人?)、毒物来源(自带?府内取得?)、指使者(外部?内部?)。
证据:银针变色(支持有毒)、药渣异常(支持有毒\/掺假)、侍女单独操作(机会高)、无目击他人动手(降低他人直接投毒概率)。
关键突破口:毒物残留。那异常浑浊虽弱,但指向了特定类别的植物毒素。这类毒素通常味苦,需掩盖。周鸣目光落在药罐旁一个倾倒的小陶瓶上,里面残留少许蜂蜜。
“这蜜是何时加入?”他问侍女。
“按…按惯例,药煎好滤出后,趁热调入一勺蜜,去苦味…是奴婢加的。”侍女颤抖回答。
周鸣蘸取一点残留蜂蜜尝了尝,又用银针测试。无异样。他心念电转:p(用蜜掩盖苦毒|有毒且味苦)↑↑。侍女有机会在调蜜时下毒!但毒源在哪?
他仔细搜查侍女身上及煎药区域。最终,在灶台角落一堆引火的干草中,他发现了几片被揉碎、几乎与枯草混为一体的深紫色小花瓣——藜芦!此物毒性剧烈,少量即可致人剧烈腹痛呕吐,过量可致死。其味极苦,正是需要蜂蜜掩盖的毒物!药渣中异常的“茯苓”,很可能就是混入的藜芦根茎切片。
“此物从何而来?”周鸣拈着花瓣,目光如冰锥刺向侍女。
侍女看到花瓣,瞬间面无人色,瘫软在地:“大人饶命!奴婢…奴婢不知!是…是昨日浣衣时,在…在河边草丛里采了些野花…以为是…是好看…随手放在灶边…绝…绝不知有毒啊!”她语无伦次,惊恐万状。
周鸣紧盯着她的瞳孔、面部肌肉的细微抽搐、声音的颤抖频率。模型快速评估:p(真不知情|反应表现)≈0.85。她的恐惧过于真实和本能,不似作伪。更大的可能是:被人利用!有人知道她爱采野花装饰灶台,故意在附近种植或放置了藜芦!
“周师,此乃…”梁益耳急切地问。
周鸣直起身,面向梁益耳和公孙枝,神色凝重:“适才在下以银针探药,其色有异,再察药渣,阴阳之气驳杂紊乱。又观此女气色惊惶,印堂晦暗,显是冲撞了灶君,引秽气入药!幸得公子洪福,所饮不多,且此秽气非剧毒之戾气,乃山林间误采的‘鬼臼’(藜芦别名)阴邪之气所致,故只伤脾胃,未损根本。速取甘草、绿豆煎汤为公子解毒,静养即可无碍。”他巧妙地将化学检测结果包装成“阴阳失调”、“冲撞灶君”的占卜结论,既解释了现象,又淡化了人为投毒的尖锐性,避免事态立刻激化。
公孙枝眼神阴鸷,显然不全信这套说辞,但公子病情缓和是事实,且周鸣给了台阶。他冷哼一声:“贵国府邸,竟有如此阴邪秽物,冲撞我家公子!望梁大夫严查灶下,肃清不祥!”梁益耳连忙应承,命人将失魂落魄的侍女带下去严加看管(而非立刻处死),并彻查藜芦来源。
风波暂时平息。赢荣服下解毒汤后沉沉睡去。周鸣疲惫地回到自己居室,准备取出那枚刻有“双链密码”核心密钥母版的玉环,重新审视其安全性。
他关紧门窗,从贴身皮囊中取出玉环和那根中空水晶管。将水晶管对准玉环内壁一处极其隐秘的起始点,缓缓旋转。在放大和特定角度下,内壁那些看似杂乱的刻痕,清晰地呈现出精密的几何图形阵列——由长短线段构成的复杂网络,其交点角度、线段比例都蕴含着密钥信息。这是他的得意之作,运用了非欧几何的早期拓扑思想和信息分形编码,自信当世无人能解。
就在水晶管光线折射,将内壁刻痕的清晰影像投射到对面白墙上的一瞬间!
周鸣全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了。
窗外廊下,一盆用于装饰的矮松盆景旁,一道极其微弱的、转瞬即逝的、如同细小镜面反射的亮光,一闪而过!位置,正对着他投射密钥影像的白墙方向!
有人!有人在外面,利用某个反光物体(铜镜?磨光的青铜片?),窥探他投射在墙上的玉环密钥!
周鸣猛地扑到窗边,以最快速度推开木窗!寒冷的夜风灌入。廊下空无一人,只有那盆矮松在风中轻轻摇曳。他冲到盆景旁,蹲下身仔细搜寻。地面青砖干净,但在矮松靠近墙根的泥土缝隙里,他拈起了一小片——比指甲还小的、边缘极其锋利的、磨得异常光亮的青铜碎片!碎片还带着一丝人体的微温!
碎片背面,还沾着一点点新鲜的、深绿色的青苔痕迹——这痕迹,与质子府花园假山阴面潮湿处的青苔一模一样!
有人潜伏在假山后,用这片磨光的青铜镜碎片,巧妙地利用角度,窥视了他室内投射的密钥影像!此人动作迅捷,心思缜密,且对府内环境极其熟悉。
周鸣握着这片冰冷的青铜碎片,寒意从指尖迅速蔓延至全身。玉环密码,他精心设计的“双链密码”中最为核心的隐链密钥,可能已经泄露!这绝非府中普通仆役或那个被利用的侍女所能为。这背后,有一只更隐蔽、更危险的手。
他想起了朝堂上栾书那枚带裂痕的玉环,想起了他那双平静无波却深不可测的眼睛。绛都的棋局,质子府的风波,都只是巨大漩涡的表象。他引以为傲的数学之网,似乎正被另一股力量,以他尚未完全洞悉的方式,悄然撕开一道缝隙。
算筹未断,杀机已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