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停在皇宫外的金水桥边,朱红宫墙高耸入云,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璀璨金光。守卫的禁军身着玄甲,手持长枪,灵力波动竟都在筑基初期,比城门侍卫不知强了多少倍,显然是精心挑选的修士护卫。
为首的禁军统领上前一步,沉声问道:“来者可是汴梁押送贡品的使者?贡品何在?”
景凝从车厢走出,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平静地扫过一众禁军,淡淡开口:“赵铁柱,你且退下。”
赵铁柱连忙应是,刚要转身,却见景凝递来一个小巧的布包。他双手接过,只觉入手温热,打开一看,里面静静躺着几枚圆润饱满的清心丹,丹药清香扑鼻,旁边还放着十张闪烁着淡淡灵光的爆破符箓。
“这里面是清心丹,可扫去疲惫,药效可持续三日,”景凝的声音温和了几分,“还有十张爆破符箓,遇袭时捏碎即可自保。回去的路上,万事小心。”
赵铁柱捧着布包,眼眶瞬间一热,“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重重磕了个响头:“多谢仙子赏赐!小人永世不忘仙子恩情!”他知道这些东西的珍贵,尤其是那十张爆破符箓,足以让他在危机四伏的回程路上平安无虞,这份恩情,比天高比海深。
“去吧。”景凝挥了挥手,语气恢复平淡。
赵铁柱再次深深叩首,这才小心翼翼地揣好布包,驾着马车离开了皇宫外的广场。
禁军统领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对景凝二人更添几分敬畏,连忙上前躬身道:“两位仙子,请随属下入宫。礼部尚书已在殿内等候。”
景凝微微颔首,与林月一同跟上。穿过层层宫门,脚下的石板路光洁如镜,两侧古柏参天,枝繁叶茂。不时有身着锦袍的官员匆匆走过,见了她们都投来好奇的目光,却无人敢随意搭话,显然是忌惮她们的身份。
林月凑近景凝,低声道:“这皇宫的灵气比外面浓郁不少,连地砖里都嵌着灵石碎屑,手笔真是不小。”
景凝目光微抬,望向远处那座最高的宫殿——太和殿。那里灵气汇聚如潮,隐隐透着一股与她相当的强大气息,带着睥睨天下的威严。她心中了然——想必,那位大宋皇帝赵武,就在那里面。
到了礼部外的宽敞场地,早已候着不少官员。为首的礼部尚书是个面容清癯的老者,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他见景凝二人走来,刚要拱手见礼,却见景凝抬手轻挥,腰间的储物袋骤然亮起一道柔和的灵光。
下一刻,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出现了——无数箱笼从袋口倾泻而出,绸缎、瓷器、灵草、珍珠……源源不断地堆积在地上,很快就堆成了一座小山,正是汴梁知县押送的那批贡品。阳光洒在箱笼上,百年灵参散发着莹莹绿光,灵气丝丝缕缕萦绕其上;深海珍珠则折射出七彩光晕,璀璨夺目,看得在场官员目瞪口呆,纷纷倒吸冷气。
“这……这是怎么做到的?”一个年轻官员失声惊呼,手里的算盘“啪嗒”一声掉在地上,珠子散落一地。
礼部尚书捋着胡须的手猛地顿住,眼珠子差点瞪出来。他在朝为官数十年,见过不少修士的储物袋,可最多也就装下几车货物,哪见过能装下整座“货山”的?这等容量,怕是传说中“纳须弥于芥子”的高阶储物法宝才能做到!
“仙……仙子这储物袋,竟是极品法器?”有人颤声问道,语气里充满了难以置信。要知道,大宋疆域最顶尖的储物袋,能装下十丈见方的物件已是极限,眼前这小山般的货物,怕是百个普通储物袋都装不下。
林月站在景凝身侧,看着众人震惊的模样,心里暗自得意——这在大夏疆域不过是寻常的上品储物袋,到了大宋竟成了惊世骇俗的宝物,看来凝小姐的底蕴,比她想象中还要深厚得多。
景凝收回灵力,储物袋瞬间恢复黯淡,仿佛只是个普通的布袋子。她淡淡开口:“贡品在此,请尚书大人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