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神通(2 / 2)

“赵铁柱是本地猎户出身,黑风岭那一带的山路他闭着眼都能走,最是可靠。”县太爷拍着大汉的胳膊介绍道,“让他给仙子带路,保管错不了。”

赵铁柱被县太爷一拍,才猛地回过神,结结巴巴地作揖:“仙……仙子好,小人……小人一定把路带好,绝……绝不敢耽误事。”他活了三十多年,只在话本里听过“移山填海”的神仙手段,今日亲眼得见,只觉得双腿发软,心里暗暗庆幸没像王大锤那般不知天高地厚。

景凝瞥了他一眼,见他虽憨实却眼神清明,便道:“备好干粮水囊,即刻出发。”

“哎!好!”赵铁柱忙不迭应着,转身就去收拾东西,脚步都带着小跑,生怕慢了半分。

县太爷看着三人准备动身,又叮嘱道:“仙子若是遇上麻烦,只管发信号,下官已让人在沿途驿站备好接应……”

“不必了。”景凝打断他,带着林月和赵铁柱转身便走,“我们走了。”

看着三人远去的背影,县太爷摸了摸额头的冷汗,喃喃道:“这等人物,能请动一次已是侥幸……但愿黑山岭的毛贼识相点,别惹到仙子头上。”

不多时,赵铁柱驾着一辆青布马车赶来,车辕上捆着两个鼓鼓囊囊的行囊,显然是备足了干粮和水。他见景凝二人走来,连忙躬身:“仙……仙子们,车备好了,请上车。”

景凝看了眼那不算宽敞的马车,虽不及府中舒适,却也干净整洁。她本可御空飞行,不过转念一想,在这大宋疆域还是低调些好,免得引来不必要的关注,便点了点头:“走吧。”

林月紧随其后上了马车,赵铁柱扬鞭轻喝一声,马儿便踏着轻快的步子往前走去。车厢内铺着软垫,景凝靠窗而坐,撩开帘子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汴梁城的早市正热闹,叫卖声此起彼伏,凡人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凝小姐,咱们真要坐三天马车?”林月小声问,她觉得以她们的修为,半日便能抵达。

“入乡随俗。”景凝淡淡道,“正好趁这段时间,看看这大宋的风土人情。”

马车轱辘作响,载着两人缓缓驶出汴梁城,朝着黑山岭的方向而去。赵铁柱坐在车辕上,时不时回头看一眼车厢,心里仍对收货物的场景啧啧称奇,只觉得自己这次是遇上了真神仙。

马车在官道上平稳前行,车轮碾过碎石发出沙沙轻响。景凝看着窗外掠过的田野,忽然对车辕上的赵铁柱问道:“你可知大宋疆域里,最强的修士是谁?”

赵铁柱正赶着车,闻言愣了一下,随即挠挠头笑道:“仙子这可问对人了!咱们大宋最强的修士,那得数当今圣上赵武陛下啊!”

“哦?”景凝来了兴致,“陛下也是修士?”

“可不是嘛!”赵铁柱语气里带着自豪,“听说陛下年轻时就天赋异禀,仅仅二百余岁便晋了元婴初期,是咱们大宋五百年来唯一的元婴修士!当年北边的海妖犯境,就是陛下御驾亲征,抬手间便灭了上百只结丹期妖鲨,硬生生把海疆推出去三百里!”

他说得兴起,唾沫星子都快溅到马鬃上:“现在陛下虽深居简出,可谁都知道,有陛下在,咱们大宋就没人敢欺辱。司天监的那些修士,见了陛下都得恭恭敬敬的。”

林月在旁听得惊讶——大宋疆域最强不过元婴初期,竟真出在了皇帝身上?

景凝指尖轻叩车壁,若有所思。元婴初期,与她如今的修为相当。看来这大宋疆域,倒也不是全然无强者。只是那位赵武陛下,比起大夏疆域的炼虚修士,又差了多少?

“陛下常露面吗?”她又问。

“哪能啊!”赵铁柱摇头,“陛下多数时候在皇宫闭关,据说在钻研能打破大道禁制的法子呢!不过每年祭天的时候,百姓能远远看一眼龙袍仪仗,那气派,啧啧……”

马车渐渐驶入丘陵地带,赵铁柱不再多言,专心赶着路。车厢内,景凝望着窗外起伏的山峦,眼神愈发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