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遗民(1 / 2)

(星神星系 外围红超巨星轨道)

万一乐收敛周身所有显眼的能量波动,如同融入背景的星尘,悄然靠近了那两颗如同门神般矗立的红超巨星之一。

越是接近,越是能感受到其体积带来的纯粹压迫感。

其半径接近4830倍太阳半径,若将其置于太阳系中心,其边缘将轻易吞没木星轨道。

不远处另一颗更是达到了5040倍太阳半径,两颗庞然大物相距约2AU(天文单位,相当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如同两座缓慢自转的、燃烧着的暗红色大陆,沉默地悬浮在虚空之中。

他选择落在体积稍小的那颗红超巨星表面。脚下并非想象中的炽热熔岩,而是一种冷却、固化了的奇异星壳,质地坚硬无比,呈现出暗红与漆黑交织的斑驳色彩。

巨大的引力拉扯着他的身体,但对宏愿境的他而言,尚在承受范围之内。

举目四望,这颗恒星表面布满了巨大的撞击坑和深邃的裂谷,显然是漫长岁月中承受了无数天体碎片冲击的证明。

空气中(如果那稀薄到极致的电离气体能被称为空气的话)弥漫着狂暴的辐射和粒子流,经常毫无征兆地刮起能量风暴,席卷而过,足以瞬间湮灭寻常生命。

这里环境极端,诞生了一些天然的能量险地,如同星球表面的疮疤,内部蕴含着混乱而危险的力量。

生命迹象自然是无从谈起。

但万一乐敏锐地感知到,在一些相对稳固的岩体背后,或是一些深邃的裂缝边缘,残留着一些非自然的痕迹——金属支架的残骸、能量传导线路的化石、以及某种结构精巧但已彻底失效的仪器基座。

这些都是科技造物的遗迹,风格与他所知的人类或星灵帝国皆不相同,带着一种古老而坚韧的气质。

他仔细感应了一番,并未察觉到地藏王菩萨另一半宝珠的气息,看来那机缘并不在此地。

他将目光投向另一颗作为“门卫”的红超巨星,感知延伸过去,反馈回类似的环境和同样存在的科技遗迹痕迹。

这两颗巨星,就像是两座经历了无数战火洗礼、早已废弃的前哨堡垒,依旧凭借着本能执行着拱卫后方的职责。

他的视线越过这两颗巨星,投向了它们身后。在那里,第三颗体积稍小(但也远超寻常恒星)、能量更为内敛的红超巨星静静地燃烧着。

而真正让他瞳孔微缩的景象是——足足十颗类地行星,排列在一条近乎完美的圆形轨道上,如同被精心串起的珍珠项链,围绕着第三颗恒星稳定地公转!

每一颗行星都散发着强弱不等的生命反应,交织成一片蓬勃的生命力场。

他甚至能看到几艘造型流畅、闪烁着各色导航灯的飞船,如同细小的银鱼,在不同行星的轨道间穿梭往来,显露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星际文明景象。

这十颗行星中,有八颗呈现出熟悉的蓝绿相间色彩,显然是拥有海洋和植被的生命行星。而另外两颗,则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冰冷的银色,似乎是完全人工改造或特殊环境下的产物。

就在万一乐仔细观察这片神奇星域时,他脚下这颗红超巨星表面,一处被能量风暴侵蚀了大半、几乎与岩石融为一体的古老科技残骸深处,一个极其隐蔽的、处于最低功耗休眠状态的探测仪器,因为感知到他那无法完全掩盖的宏大生命场和未知能量特征,被瞬间激活!

一道微弱却极其迅速的信号,如同黑暗中射出的箭矢,悄无声息地跨越星际空间,射向了十颗行星中,那颗通体呈现银色的行星——星神星。

(星神星,空域,中央监控中心)

星神星,十颗行星中科技水平最高、完全为科研与防御而存在的银色星球。

其表面被划分为十个大域,分别负责能量、生物、材料、信息等不同科技方向。

而其中占据核心地位、投入资源最巨的,便是致力于研究空间科技的——空域。

空域中心,是一个无比宏伟的广场。广场地面由能自我修复的智能金属铺就,周围林立着高耸入云的锥形建筑,表面流动着巨大的全息数据流。

广场最中心,矗立着一尊高达千米的雕像。那是一位身披星辰长袍、面容模糊却带着无尽威严与智慧姿态的身影,祂的手指指向苍穹,仿佛在指引着文明的方向——这正是星灵帝国国主的雕像。

围绕雕像的,是整个星神星,乃至十颗行星资源最集中的地方——三座悬浮在半空、外形如同多重嵌套圆环的巨型未来建筑。

这里,是空间科技研究的核心,也是监控整个“禁宙”(他们对此方被封锁宇宙的称呼)异常的空间波动、试图找到逃离方法的最高机构。

建筑内部,一间布满光幕的监控室内,一名值班人员正例行公事地检查着来自外围两颗“屏障之星”的冗余监控数据流。

他属于四目族,类人形态,皮肤呈淡蓝色,额头两侧还各有一只较小的副眼,身后一条灵活的尾巴无意识地摆动着。

突然,一道来自“屏障之星Alpha”(万一乐所在的那颗)的、标记为“最高优先级-未知生命体接触”的警报,伴随着一段极其短暂的投影数据,强行弹射到主光幕上,发出了刺耳的嗡鸣!

值班人员愣了一下,随即四只眼睛同时瞪大。

一万三千七百四十九年!自从帝国崩碎,族群退守此地以来,外围屏障的监控从未传回过如此类型的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