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逆命菩提 > 第247章 年末总结

第247章 年末总结(2 / 2)

“地球生态系统,已初步具备在人为引导下的强韧自我修复与优化能力,为‘解脱’提供了坚实的生命屏障。”

随后,材料科学所的汇报将会议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所长是一位精神抖擞的老者,他难掩激动地展示着光幕上琳琅满目的新材料:“依托太阳系内行星与卫星的特有资源,如火星的高纯度铁镍合金、木卫二的深海高压冰晶、土卫六的有机聚合物富集物等,我们开发出了系列颠覆性材料!”

他列举了几种代表性成果:“‘星尘金’,强度是旧时代石墨烯的百倍,质量却轻如鸿毛,且具备能量导通性;‘永固玄武岩’,从金星大气高压环境模拟中灵感,抗腐蚀、抗辐射、耐极端温差,是星舰外壳的理想材料;‘记忆流体’,取自土卫六的甲烷乙烷湖,可在固态与液态间自由转换,并能记忆修复损伤;还有‘能量亲和陶瓷’,能够无损传导并放大愿力与星力,是新一代能量装置的核心……”

“可以说,”老者总结道,“我们几乎已经摆脱了旧时代元素周期表的束缚,进入了一个按需设计、星空取材的‘创物时代’!”

能量储存与传导研究所紧随其后,他们的“夸克环”储能单元,体积仅有拳头大小,却能储存相当于旧时代一座大型水电站数日的发电量;

而基于“能量亲和陶瓷”的“星脉”传导网络,已能在全球能量网内实现近乎光速、零损耗的能量调拨,并为“周天星辰护灵大阵”提供了精准的能源支持。

芯片领域的进展更是日新月异。微电子所的负责人自豪地宣布:“‘盘古’系列已完全过渡到‘女娲’系列。目前最新的‘女娲3型’量子芯片,不仅算力达到了不可想象的Zettaflops级别,更关键的是其具备‘意识场协同’特性,可以与炼心者的心晶产生共鸣,大幅提升研发推演效率。我们已启动‘女娲-光量子’混合架构研究,预计下一代芯片将在量子与光子之间实现完美统一,为真正意义上的强人工智能和全宇宙模拟铺平道路。”

最后,是星舰设计与制造总局。巨大的全息投影亮起,展示着停泊在近地轨道船坞和冥王星基地的各式星舰。

“目前,我们的星舰主要分为几个系列:最快的‘逐光者’级,利用空间曲率滑行技术,最高航速可达0.8倍光速,主要用于深空探测和紧急任务;体型最庞大、功能最全面的‘远征’级,堪称移动的城市与科研基地,配备完整的生态循环、工业制造和防御系统,可进行跨行星系的长周期任务;以及数量最多、应用最广的‘腾蛇’级多功能运输舰,承担着太阳系内人员、物资的主要运输任务,灵活高效。”

“此外,配套的单兵及小队装备也已更新换代。最新的‘玄武士4型’外骨骼装甲,集成微型力场护盾、环境自适应、多功能武器平台,并能与使用者的锻体境界共鸣,发挥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效能;

‘巡天3型’防护服,则更侧重于极端环境生存、隐身、侦查与通讯,尤其强化了对各种能量辐射和业力残留的防护,是探索未知星域的必要保障。”

听着这一项项堪称奇迹的汇报,张睿的心中也难免心潮澎湃。

九年时间,在愿力修行和科技爆炸的双重驱动下,人类文明确实已经脱胎换骨。

从生存物资的极低成本,到能源的近乎免费,从疾病的完全攻克与未知的预防,到足迹遍布太阳系,从材料的按需创造,到星舰的纵横星空……物质层面的“解脱”,似乎已在眼前。

会议进入下半场,关于“地球解脱”深度探索的讨论。各方专家开始将前面的成果串联起来,试图勾勒出更宏大的蓝图。

张睿在此时开口,他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穿透力:“各位,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解脱’的含义,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深。天体物理所提到的异常引力波背景,让我联想到量子通讯中的一些现象。我们在尝试进行跨太阳系实时通讯时,发现愿力本身,似乎可以作为某种超维度的信息载体,其传递速度或许不受光速限制,而是与意识的广度与深度相关。”

他顿了顿,看向众人:“这暗示着,‘业力’、‘愿力’、‘星力’,乃至引力、电磁力,在某种更深的层面上,可能是统一的。冥王星熔炉吸收业力,转化能量;万先生点化万灵,沟通星辰;我们利用科技,驾驭物质与能量……这一切,是否都在指向同一个终点——理解并掌握宇宙的根本法则,从而实现生命与文明层级的真正跃迁,即最终的‘解脱’?”

他的发言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会议转向如何整合现有科技与修行体系,如何利用遍布太阳系的观测网和星舰舰队,去主动探测、解析那来自银河中心的异常信号,去探索冥王星熔炉与太阳系乃至更大尺度宇宙能量的关联。

“我们需要一次前所未有的深空远征,”星舰总局的负责人沉声道,“不仅仅是勘探资源,更是去验证这些猜想。目标,或许可以设定在比奥尔特云更远的星际空间,甚至……是那个引力波异常信号的源头附近。”

“这需要更强大的星舰,更可靠的能源,更先进的通讯手段,以及……能够承受更遥远星空孤寂与未知风险的探索者。”另一位专家补充道。

张睿看向窗外蔚蓝的地球,以及更远处若隐若现的星辰。

他知道,人类的征程,或者说,地球生命寻求“解脱”的征程,才刚刚迈出太阳系。脚下是九年积累的科技洪流,前方是深邃无垠的星空谜题。而答案,或许就藏在那片星海深处,等待着被愿力与智慧共同照亮。

会议在激烈而充满希望的讨论中持续着,为新纪元十年,也为人类文明的下一步,规划着清晰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