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剑本是刘伯温为应对灵气消散所留后手,奈何斩龙之后,天地反噬,灵气溃散更速,此剑亦沉寂。万物生感知到剑身内蕴藏着一丝与华夏国运隐隐相连的奇异法则。他凭借对愿力、业力以及星空五行之力的深刻理解,耗费心力,将此剑彻底改造。
他将原本依赖灵气的修行法门,改造成了依托“国运”、“愿力”、“业力”的新体系——《国运修行法》。此法将修行与家国天下紧密绑定:
为官者,主修炼心: 其晋升与心神之力强弱、以及所能汇聚的“为民为国”之愿力多寡直接相关。心越正,行为越有利于民生国本,则能引动的国运愿力越强,修行进境越快。
参军者,主修锻体: 其体魄强度与在征战、维稳中承受和消磨的“暴虐”、“惊惶”等业力相关,并能将部分业力转化为淬炼体魄的能量,与国运共担伤害,愈战愈勇。
平民百姓,二者皆可涉猎: 无论是精研技艺(汇聚微末愿力),还是辛勤劳作(消磨惰性等业力),皆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而突破凡俗极限,踏入超凡(类比净尘圆满)的关键,在于必须炼心与锻体皆达九重圆满,并且需渡过一次特殊的“劫数”——此劫源于刘伯温斩龙导致的天道反噬,唯有以大毅力、大愿心引动残存国运加持,方能渡过。
被改造后的“斩龙剑”,核心功能变为“吸收、储存、梳理国运”。它被安置于皇宫大内,成为皇室最佳的炼心圣地,皇帝与太子可借此直观感知国运流转,辅助修行。
此剑更可分化出无数虚影分身,投射至各州府要害之地,作为“选拔与考验”之门。心怀忠义、有才干的平民或不得志者,皆可尝试通过“剑影考验”,一旦通过,便能得到修行法门和晋升之机。
万物生以此剑和修行法为核心,辅助稳定了新皇登基后的局面。
朱常洛(庙号光宗,但在此时间线延续了生命)在其帮助下,勉强支撑了两年,为太子朱由校铺平道路后溘然长逝。朱由校继位后,在万物生暗中引导和孙承宗等能臣辅佐下,大力推行《国运修行法》。
一年时间,明朝焕然一新。
官场经过“剑影”和修行法的双重筛选,贪腐无能、业力深重者被大量清除,留下的皆是炼心有成、愿力与国运相连的干吏,虽不敢说人人如龙,但至少能做到一心为公,效率大增。
军队方面,精选锐士,修行锻体法,与国运绑定后,人数精简,但战斗力飙升。孙承宗督师辽东,袁崇焕等将领依托新式军制和修行法门,逐步稳住防线,甚至开始局部反击。
各地广建“业力熔炉”,吸收民间因战乱、贫困产生的负面业力,一方面净化环境,另一方面也为锻体者提供修炼资源。熔炉旁每日人流络绎不绝,有军士,有衙役,甚至有想要强身健体的普通百姓。
斩龙剑的分身虚影遍布各地,不断选拔出忠于国家、有潜力的苗子,送入京城或边镇重点培养。各行各业因修行法带来的专注、高效而蓬勃发展,经济、军事、政治实力止跌回升,一幅中兴景象隐隐展现。
万物生见大明国运终于被勉强扳回一丝正轨,新的体系已然扎根并开始自行运转,便知此地之事暂告一段落。
他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西方,那个因宗教分裂而陷入三十年战争泥潭的欧洲。那里,同样有浓重的业力需要梳理,有绝望的愿力等待回应。他身形一晃,便如清风般消失在紫禁城的红墙黄瓦之间,下一站,欧罗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