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逆命菩提 > 第169章 明道新政

第169章 明道新政(2 / 2)

他知道,这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但为了那个“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理想,他义无反顾。

……

(皇宫福宁殿内,檀香袅袅。宋仁宗赵祯正批阅奏章,眉宇间凝结着忧虑。

宰相吕夷简躬身立于御前,语气沉缓,

“陛下,老臣深知范希文(范仲淹)一片赤诚,所言皆切中时弊。然…“明黜陟”、“抑侥幸”诸条,直指京朝百官及恩荫之制,牵涉之广,震动之深,犹如撼树。

臣非为私计,实恐政令骤行,引得朝堂倾轧,百官惶惶,乃至地方骚然。治大国如烹小鲜,臣以为,当以徐徐图之为上,步子…太大了。”

赵祯放下朱笔,目光深邃地看着这位老成持重的宰相,并未直接反驳。

他起身,淡淡道,

“吕相之忧,朕岂能不知?且随朕来,看一样东西。”

皇帝并未摆驾,而是领着吕夷简穿过几条隐秘宫道,来到一处守卫极其森严的营寨。未近其地,已闻惊雷般的呼喝与金石交击之声。

寨门开启,吕夷简只见场内景象,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数百精锐禁军,分为十队,正在操练。其训练之法,与他平生所见“炼心”为主的弓马演练截然不同!

士兵们身负巨木,于泥潭中奔行;手持巨斧,劈砍裹着铁皮的木桩,

每一次劈砍都势大力沉,火星四溅;

更有两人一组,身着重甲,以未开刃的真兵器进行近乎搏命的对抗格杀,动作刚猛酷烈,杀气盈天。

统领他们的,正是面刺金印、神色冷毅的狄青。狄青见驾,快步前来行礼。赵祯示意他继续。

赵祯指向场中,“此乃狄汉臣以古法杂糅己见,所创“锻体术”。不重虚文,只求实效——练的是筋骨之力,是搏杀之技,是战场上一击毙敌的本事。吕相可知,以此法训出的首批五十人精锐,如今何在”

吕夷简摇头,目光仍被那凶悍的训练场面所吸引,心中巨震。

赵祯:

“其中十人,携新绘西夏边境险要山垒图,刚自横山归来;

十五人补入泾原路尖兵探马,三月来已与西夏游骑遭遇七次,未尝一败,斩首三十余级;

余下皆已分赴各路精锐,为教头种子。朕手中,如此般的锻体锐士,已有五百!假以时日,便可扩至五千、五万!”

吕夷简看着眼前那些肌肉虬结、目光如狼、仿佛不知疲倦为何物的军士,再想到这样一股可怕的力量正被悄无声息地注入庞大而腐朽的军队肌体之中,顿觉一股寒意与热流同时涌上心头。

他瞬间明白了皇帝的深意。

吕夷简声音微颤,深深一揖:“陛下…陛下圣虑深远,老臣…老臣明白了!范希文之新政,便是对这整个天下行此“锻体之术”!痛彻筋骨,看似凶险,却正是为了汰弱留强,重焕生机!

若…若朝廷格局依旧因循守旧,纵然练出十万狄青锐卒,亦终将被这冗沉之局所拖垮、吞噬。大刀阔斧,非为破坏,实为再造! 老臣…再无异议,愿助陛下与范公,推行新政!”

赵祯扶起吕夷简,目光灼灼,望向那尘烟滚滚的校场。

赵祯言,“积弊如山,非猛药不能去疴。朕欲以狄青之“锻体术”强其外,更需以范仲淹之“新政术”清其内。内外兼修,我大宋,方可真正安如泰山。吕相,此事之艰,犹胜战场搏杀,朕需汝之老成谋国,为之掌舵啊。”

吕夷简肃然再拜,此刻,他眼中的犹豫已尽数化为决然。他看到的,不再是一场可能引发动荡的改革,而是一场关乎国运的、必须成功的淬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