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带一百人前往火星,六十人分驻三座科考站,负责近期安保,四十人进行火星探索;
龙一,带一百人前往木星,协助夸父舰,建立星内科考站、修筑锻体点,并进行探索;
赵铁柱,带一百人前往土星,协助星内科考站建立,修筑锻体平台,并进行探索;
龙二,带一百人前往天王星,协助星内科考站建立,建造锻体平台,并进行探索;
石军,带一百人前往海王星,协助星内科考站建立,建筑锻体平台,并进行探索;
龙三(总排名第七,七锻圆满、五炼圆满),带六十人前往水星,检查无人基地设施,建立临时驻扎点,修建锻体区域,并进行探索;
李玉(总排名第八,七锻后期、五炼圆满),带六十人前往金星,检查无人设施,建立临时驻扎点,修建锻体区域,并进行探索;
龙四(总排名第九,七锻后期、五炼后期)、张林(总排名第十,七锻后期、五炼后期),带六十人前往冥王星,协助星内科考站建立,观察柯伊伯带情况,修建锻体平台,并进行探索;
其余十八人作为机动力量,驻扎“南天门”轨道船坞,负责护航及应对太阳系内突发情况。指令清晰,责任明确。
2026年10月20日 - 玄武军出发
螣蛇运输舰编队准时升空,驶入茫茫太空。次日,各舰顺利抵达目标。
10月21日 - 抵达各星,展开部署
玄武军战士迅速接管了月球、火星基地以及空间站的关键防卫岗位,开始熟悉外星环境,并着手为即将到来的“深空先行者”们进行安保预演和区域清理。
他们的到来,让原本偏重科研的基地,瞬间多了一份令人安心的强悍气息。
2026年10月26日 - 先行者集结
550名(国内500+国外50)深空先行者,在海南文昌一处新扩建的、代号“天梯”的星舰基地完成了集结。
他们背景各异,有沉稳的科学家、坚毅的工程师、气质独特的艺术家、还有不少修为不俗的修行者,平均年龄却并不大,充满了朝气与探索欲。
官方为他们详细讲解了月球、火星的环境特点、注意事项、基地规章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
随后,每人配发了一套“巡天-I型”基础防护服,并给予了数天时间,通过高拟真模拟舱充分了解两星现状,最终做出前往月球或火星的选择。
2026年11月1日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全球目光再次聚焦。“澄心”App、各国主流媒体全程直播。
巨大的“鲲鹏级”运输舰“逐日号”和“追月号”如同两座巍峨的山岳,停泊在发射坪上。
550名先行者,穿着统一的蓝色航行者制服,精神抖擞,在无数镜头和目光注视下,有序登舰。
主持人杨锐的声音激动而不失沉稳:“…这是一个伟大的起点。他们带去的不仅是人类的科技与工具,更是我们的梦想与未来…”
镜头切换至舰桥,舰长(一位经验丰富的原空军大校,现六锻强者)下达指令:“引擎启动,所有系统检查完毕,请求离港!”
“允许离港!祝你们一路顺风!”
巨大的聚变引擎喷射出幽蓝色的光焰,推动着庞大的舰体缓缓升空,越来越快,最终化作两颗明亮的星点,消失于蔚蓝的天际。
直播信号并未中断,中途切换到了“凌霄殿”空间站的观测镜头,捕捉到两舰编队飞过的画面,以及舰内先行者们透过舷窗兴奋地挥手的情景。网络再次沸腾,祝福、羡慕、期待的弹幕淹没了所有直播平台。
2026年11月2日
“逐日号”进入环火星轨道。
“追月号”进入环月球轨道。
两舰分别与当地基地确认对接程序。 信号略有延迟,但最终,两个画面几乎同时传回:
“这里是逐日号,已成功抵达火星!”
“这里是追月号,已成功抵达月球!” 基地指挥中心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人类,终于以成建制的形式,踏上了地外星球,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属于星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