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逆命菩提 > 第115章 序幕拉开

第115章 序幕拉开(1 / 2)

时间的长河流淌至2025年岁末。

自“红莲之劫”与“玉简天书”掀开新纪元的惊涛骇浪,三个月的光阴在全球范围的紧张、协作、冲突与探索中飞速流逝。

世界如同一个被强行推入快车道的手术台,在剧痛与希望中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塑。

太平洋,这片覆盖星球近三分之一的广阔水域,曾是核阴影下沉默的受害者。如今,它正悄然经历着一场无声的革命。

“全球环境净化联合体(GEpc)”的成立,如同给濒死的巨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集合了全球顶尖智慧的科研团队,在“方舟”号及各大沿海研究基地夜以继日地攻关。

基于玉简提供的“归源熔炉”核心技术原理,结合“白晶”作为稳定高效的能源驱动(愿力的大规模稳定提取与引导仍是难题),第一代实用化的小型熔炉——“海净1型”终于走下生产线。

这些如同巨大白色浮标般的装置,被战略性地部署在太平洋核污染最严重的洋流汇聚点:日本福岛外海(已部署12台)、北太平洋环流区(部署38台)、美国汉福德基地沿海(部署15台)……总计超过一百台“海净1型”如同忠诚的卫士,日夜不停地运转着。

它们内部,微型的愿力场模拟器(以白晶驱动)持续工作,精准地捕捉、拆解流经海水的放射性核素。锶-90、铯-137等致命元凶被强行嬗变为稳定同位素或固化封存;净化后的海水清澈得令人心醉,重新焕发出生命的蔚蓝。

卫星监测数据显示,太平洋核心污染区域的放射性指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持续下降,部分区域已接近灾难前水平!困扰人类数十年的海洋核污染阴云,终于被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

然而,辉煌的背后是巨大的代价。“海净1型”对白晶的消耗堪称海量,各国储备的白晶以惊人的速度消耗,引发了新一轮对白晶矿脉的勘探争夺以及对“愿力”高效转化技术的极度渴求。

GEpc内部,关于技术路线(优先净化海洋还是优先修复陆地污染)、资源分配、成果共享的争论从未停止,暗流汹涌。

与此同时,霓虹本土。

随着六大红莲区域的业力被持续吸收转化,环境趋于稳定(虽然核心区域依旧危险),国际社会对这片“实验田”的介入日益加深。

在“国际红莲监管与研究机构(IRA)”的框架下,各国派遣的科研团队、修行者观察团、安全部队分区入驻。昔日死寂的城市废墟边缘,建起了一座座现代化的研究基地和临时城镇。

幸存者的安置成为重中之重。

在“生命绿洲”组织的协助下,残存的霓虹人口被陆续从各个角落搜寻、迁移出来,集中安置在相对安全的指定区域(如鹿儿岛安全区、青森新建定居点等)。联合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和基础建设支持。同时,一位研究人员提出可以指导幸存者修炼,提供实验数据,更好地研究当地环境以及幻境、幸存下来对修炼影响的作用。

然而,背井离乡的痛楚、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国际人员带来的文化冲击,让这些劫后余生的人们脸上依旧笼罩着一层难以驱散的阴霾。

IRA对红莲的研究和“观测法”的应用,也在各国间引发了微妙的竞争与猜忌——谁能更快地破解红莲的秘密,谁就能在新时代的力量格局中占据先机。

11月,卢旺达,基加利大屠杀纪念馆遗址。 林风(万一乐分身)静立在曾经堆积如山的尸骨之上,这里沉淀着人类最深重的仇恨与疯狂所化的、粘稠如血的深红与紫黑色业力。

他面容沉静,眼神深处却仿佛蕴藏着亿万亡魂的悲鸣。

没有声势浩天的虚影,只有无声的愿力奔流。七朵规模稍小、但结构更为精密的暗红莲台,于某一刻突然绽放,被他以无上伟力构筑于这片苦难大地的最深处。

它们如同精准的手术刀,直指业力的根源——那场种族清洗带来的滔天罪孽。

当莲台启动,幻境降临。它并非无差别攻击,而是精准地追索着与那场屠杀相关的“业”——直接参与者、煽动者、见死不救且心怀恶念者、乃至至今仍散播仇恨种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