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末,凛冬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古都西安却已焕发出新纪元的蓬勃生机。万一乐的身影悄然出现在古城墙下,没有惊动任何人。慈航中阶的领域自然内敛,行走于熙攘人群,如同融入水中的一滴墨。
眼前的长安,早已不是旧时模样。巍峨的古城墙依旧沉默矗立,见证着沧桑,但墙内景象已然不同:
古老的钟鼓楼广场,全息投影的盛唐乐舞与“伏羲”智能引导的炼心晨练和谐共存。
回民街飘散着人造肉与垂直农场蔬菜制作的“新式泡馍”香气,无人机穿梭配送。
大雁塔广场上,欢快的孩子们追逐着“灵眸”眼镜投射出的玄奘西行AR故事,而慈恩寺旧址旁,一座崭新的西安分塔巍然屹立,塔身流淌着代表此地主要业力特质(历史厚重带来的浊黄愚昧与灰黑沧桑)的微光,等待修行者叩问。
城市里更多的是生机,而万一乐的目光并未过多停留在这些表象。他的感知,如同无形的触手,深入这座十三朝古都的地脉深处,追寻着心海中那几处因佛经共鸣而亮起的印记。
其中,那卷散发着银蓝色时间与推演之光的《推背图》印记,最为清晰。
循着感应,他来到一处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深藏于现代建筑群下方的唐代秘库遗址。厚重的合金门与精密的能量场防御在慈航境界面前形同虚设。
一步踏出,空间微澜,他已置身于尘封千载的秘库核心。
没有珍宝堆积,唯有一座古朴的石台。石台之中,静静安放着一卷(未被发现)非帛非纸、材质温润如玉的古卷——正是《推背图》原本!
万一乐并未立刻触碰。他盘膝坐于石台前,双目微阖,慈航领域自然展开,将整个秘库笼罩。心海中,《菩提》佛经缓缓旋转,与石台内《推背图》散发出的银蓝色微光产生奇妙的共鸣。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他心中默念推背开篇箴言。刹那间,仿佛有无数星光自图卷中迸发,将他意识拉入一片浩瀚的银色长河!
这不是时间长河本体,而是袁天罡、李淳风两位先贤,借助老子亲传的《道德经》原本所蕴含的无上道韵,强行引动时间之力所窥见的未来时间碎片投影!
无数光怪陆离的景象在万一乐眼前飞速掠过:
烽火连天,铁骑踏破山河(安史之乱)……
神都洛阳,女帝临朝,日月当空(武则天时代)……
大洋之上,钢铁巨舰喷吐黑烟(鸦片战争)……
蘑菇云腾空而起,大地哀鸣(核爆景象)……
信息洪流席卷全球,虚拟与现实交织(互联网时代)…
乃至…业力如潮,黑云压城(类似末法时代预兆)… 以及,一道划破黑暗、源自东方的金色愿力之光(新纪元曙光)!
这些碎片杂乱、跳跃、充满变数。
袁、李二人,皆是慈航境界的绝顶人物(袁天罡甚至已达慈航巅峰),更有《道德经》原本这蕴含天地至理的奇书相助,方能捕捉到这些来自时间长河下游的涟漪。
他们如同在惊涛骇浪中操舟的勇士,竭力将这些碎片梳理、串联,试图窥见国运兴衰的轨迹,最终凝聚成这卷《推背图》。
然而,强行窥探天机、引动时间伟力的代价是巨大的!
万一乐“看”到:
袁天罡须发皆白,面容枯槁,每一次推演都仿佛耗尽心血,慈航巅峰的境界在时间反噬下摇摇欲坠。
李淳风口鼻溢血,强撑法阵,以慈航之身分担压力,亦是油尽灯枯之象。
那卷作为媒介的《道德经》原本,光芒黯淡,其上道韵被时间之力冲刷得几乎消散。
他们看到了王朝更迭,看到了科技萌芽,甚至模糊地感应到了业力累积的可怕后果与一线微弱的变机(新纪元)。
但,他们未能看到更本质的宇宙变迁、外星来客,也未能找到突破业力枷锁、延续修行之路的真正法门。
更关键的是,那沉重的时间因果反噬,如同无形的枷锁,死死扼住了他们通往更高境界(宏愿\/超凡入圣)的最后一步!不得入圣!
本打算借此物突破成圣的他与相助好友的他,却在引动时间后一发不可收拾。
最终,《推背图》成,袁、李二人也耗尽心力,不久便相继坐化。那卷助他们窥天的《道德经》原本,也因道韵耗尽而化为凡物,不知所踪。
“原来如此…”
万一乐意识回归,看着石台上光华内敛的《推背图》,心中了然。
袁、李二人,以慈航之姿行窥天之举,其志可嘉,其勇可佩,然终究受限于时代与境界,未能触及根本,反受其害。
这卷图,是智慧的结晶,亦是时代的悲歌与警示。
他伸出手指,并未触碰图卷本身,而是引动一缕蕴含自身慈航境界感悟与时间理解的柔和愿力,轻轻拂过图卷表面。
银蓝色的微光似乎明亮了一丝,图卷上那些玄奥的卦象星图流转得更加灵动,仿佛尘封的灵性被唤醒了一丝。
方才沉重的它,因此得以取出,放入识海温养。
“前贤之志,后辈承之。你们未能看清的迷雾,将由我来拨开;你们未能走通的道路,将由我来铺平。” 他低声自语,留下这一缕蕴含新时代宏愿的印记,身形悄然消失在秘库之中。
离开秘库,万一乐并未停歇。
心海中另一处印记——秦陵深处那件蕴含磅礴时间之力与天地之威的器物,正散发着如同沉睡帝王的呼唤。
他来到秦始皇陵遗址公园。
新纪元下,这里依然是庄严肃穆的圣地,但保护手段已远超从前。
无形的能量场隔绝内外,智能导游“玄甲”机器人无声穿行。巨大的封土堆如同蛰伏的巨龙,沉默地俯瞰着这片它守护了千年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