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亿的火(1 / 2)

6月14日,上午8点15分,仁泽生物科技,财务室。

窗外夏蝉初鸣,晨光刺透薄雾,将崭新的“仁泽生物科技”金属招牌映得熠熠生辉。财务室内,键盘敲击声密集如雨,打印机吞吐纸张的嗡鸣带着一种久违的亢奋。

张立峰背脊挺得笔直,站在巨大的显示屏前,上面跳动着银行账户那串令人眩晕的数字——14亿,国家医药专项基金的买断款项,分毫不差。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金钱特有的油墨与希望混合的味道。

“第一优先级,结清所有供应商欠款!”张立峰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是卸下千斤重担后的余韵,“利息按最高标准补上,发函致谢!告诉他们,仁泽活过来了,合作继续!”

指令被迅速执行。财务专员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一笔笔沉重的债务被精准地抹去。屏幕上代表应付账款的红色长条迅速缩短、消失。

办公室内,几个年轻的财务助理互相交换着眼神,难以置信的喜悦在无声中传递。昨天他们还笼罩在裁员倒闭的深灰绝望里,今日那沉重如铅的业力,正悄然褪色,仿佛被无形的暖流冲刷,露出底下压抑许久的浅绿生机。

“第二,”张立峰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核心成员,“全员薪资,即刻上调百分之五十!过往拖欠的绩效、奖金,三天内足额补发!技术攻坚组、SA项目组……所有参与核心突破的团队,额外追加三个月薪资作为特别奖励!”

“哗——”

压抑的欢呼终于冲破喉咙,财务室里瞬间沸腾。有人拍案而起,有人眼眶发红,有人用力拥抱身边的同事。

那层笼罩在众人心头,如同厚重棉被般令人窒息的深灰色绝望业力,在真实的希望冲击下,如同阳光下的薄冰,大片大片地消融瓦解,显露出被长久压抑的、属于科研人员的浅绿求知欲与点点淡金的责任感。

张立峰抬手压下声浪,声音更加洪亮,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豪气:“第三!12亿,启动‘薪火’计划!以公司现有地块为核心,向西、向北扩建!规划图纸,下午就会送到各位手上!”

他身后的投影幕布亮起,一张充满未来感的建筑效果图跃然而出。

“看!这里!”激光笔的红点落在最前方稍显陈旧的五层小楼上,“原行政总部,保留!人力资源、后勤保障不动!”

红点向右移动,指向一片巨大的空白区域:“这里!西医研发中心!十层!——感染、遗传、慢性病、急性病、肿瘤、代谢、免疫、神经、外伤!第十层,先留着。”

他的声音充满力量,仿佛要亲手将图纸上的线条化为钢铁丛林。

激光笔再次左移:“这里!同等规模的十层中医研发中心!方药、针灸、推拿、外治、治未病、疑难杂症、民族医药、经典挖掘、现代药理!第十层,同样留着!”

整个财务室鸦雀无声,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和激光笔微弱的电流声。蓝图太过宏伟,像一颗投入深潭的重石,激起的不是浪花,而是席卷灵魂的海啸。

每个人眼中都燃烧着火焰,那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空气中流转的浅绿光点骤然增多、变亮,甚至开始凝聚出微弱的淡金光泽——那是纯粹的希望与信念在萌发。

“钱,已经到位了!人,马上要到位!地方,就在我们脚下!剩下的,”张立峰环视众人,一字一句,“就是拿出我们仁泽人的骨气,把这张蓝图,变成现实!让这薪火,烧遍川蜀,燎原神州!”

“是!张总!”整齐划一的回应,带着破茧而出的力量。

张立峰点点头,脸上严肃的表情终于松动,露出一丝疲惫却无比满足的笑意:“好了,都动起来!今天,我们要让整个高新区都听到仁泽的心跳!”

人群带着前所未有的干劲散开,奔向各自的岗位。财务室再次被紧张的键盘声和电话铃声填满,却再无半分往日的死气沉沉。

同一时间,仁泽生物科技,核心实验室区。万一乐站在SA项目组专属实验室的观察窗外。里面灯火通明,穿着白大褂的身影忙碌穿梭。

他的目光并未聚焦在那些精密的仪器或穿梭的人影上,而是穿透表象,落在那些无形的“色彩”之上。

实验室的气氛依旧紧张,但与几天前那种令人绝望的粘稠深灰截然不同。淡金色的希望之光如同初生的朝霞,虽然稀薄,却顽强地穿透了绝望的阴霾,丝丝缕缕地弥漫在空气中。

然而,深灰并未彻底消失,它像顽固的淤泥沉积在角落,尤其缠绕在几位年纪稍长的研究员身上,那是经年累月失败和被轻视所累积的疲惫与怀疑。浅灰的焦虑如同薄雾,笼罩在每个人的头顶,那是面对巨大蓝图和紧迫任务时本能的不安。

万一乐的心念沉静如深潭。净尘高阶的愿力无声无息地弥漫开来,覆盖了整个核心实验区。这力量无形无质,却如同最精密的过滤器,又如同最温柔的暖风。

对于核心骨干如李工(细胞培养组),他身上厚重的深灰(绝望)和愚昧的浊黄(悲观),随着这两天的成果慢慢消融。万一乐的愿力如同涓涓细流,耐心地冲刷着冰层最薄弱处,将一丝丝清明的凉意注入他混乱疲惫的思维核心,引导他看向那些曾被忽视的、闪烁着微光的实验数据节点。李工紧锁的眉头在某一刻微微舒展,手指无意识地在实验记录本上敲击着,似乎捕捉到了什么。

王姐(纯化组组长)身上那变淡一些的暗红(愤怒)如同闷烧的炭火。万一乐的愿力则如同清凉的泉水,不着痕迹地拂过,并非强行浇灭那愤怒,而是巧妙地引导它,将这股灼热的能量导向她手中正在优化的纯化流程上。她盯着色谱图的眼神变得更加锐利,带着一种要将不公彻底撕碎的狠劲,但这股狠劲此刻只专注于眼前的图谱峰值。

老孙(制剂开发)身上浓郁的浊黄(固守经验)和深灰(混日子)最为顽固,如同板结的硬土。万一乐的愿力并不强攻,只是极其轻柔地拂过,如同微风扰动尘埃。

在他下意识地想要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时,一丝微不可察的“阻滞感”会悄然出现,迫使他停顿一瞬。就在这一瞬间,旁边年轻助手尝试提出的、带着浅绿光点的新思路,便有了挤入他思维缝隙的机会。老孙浑浊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极其短暂的困惑,随即又恢复了惯常的麻木,但那一丝新思路的微光,或许已悄然埋下。

小赵(分析检测)是实验室里相对“干净”的存在。浅灰的焦虑如同薄纱笼罩着他,但核心的浅绿求知欲如同嫩芽。

万一乐的愿力对他格外“偏爱”,如同无形的助推器,让他在查阅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时,关键信息总能更快地跃入眼帘;在处理复杂数据时,灵光一现的直觉变得更加清晰、可靠。他脸上专注的神情越来越亮,那层浅灰的焦虑被蓬勃的浅绿求知欲不断驱散。

刘工(分子构建)是万一乐关注的重点。她核心那明亮的墨绿(技术执着)光芒极其珍贵,之前被深重的深灰(项目失败打击)和浅灰(家庭压力)死死包裹,光芒黯淡,摇摇欲坠。万一乐的愿力如同最坚韧的丝线,小心翼翼地缠绕上那团墨绿,给予它最温柔的支撑,隔绝掉一部分来自外界绝望氛围和内心焦虑的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