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逆命菩提 > 第26章 长夜心光

第26章 长夜心光(1 / 2)

窗外,蓉城的夜色已浓如墨染,远处城市的霓虹在夜空中晕开一片模糊的光晕。仁泽生物核心研发实验室里,却依旧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巨大的白板上早已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分子式、工艺路线图、关键参数、待验证假设以及打满了问号和惊叹号的批注。实验台被清理出一大片区域,铺满了打印出来的文献资料、专利摘要、陈树清带来的原始数据图表以及仁泽以往失败项目的总结报告。

空气里,除了固有的消毒水和化学试剂气味,还弥漫着速溶咖啡的焦香、外卖盒饭残留的味道以及一种高度专注下特有的、混合着汗味和亢奋的“人味儿”。

陈树清站在白板前,衬衫袖子挽到手肘,领口敞开,头发被他自己抓得有些凌乱,但镜片后的双眼却亮得惊人,燃烧着纯粹而炽热的墨绿色火焰(技术偏执被完全点燃)。他手中的记号笔在白板上飞快地移动、圈点,声音因长时间的讲述而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所以,综合来看,针对贝林妥欧单抗这类复杂的双特异性抗体,我们的突破路径已经非常清晰!”

陈树清重重地在白板上画了三个圈,“第一,工程化细胞株与培养基\/工艺协同优化!李工,你负责新细胞株在500L罐的工艺放大参数摸索,重点关注溶氧控制和剪切力耐受性!培养基配方按我给你的第三版方案微调,重点关注关键营养因子的流加策略!”

李工用力点头,脸上之前的绝望和愚昧早已被专注和兴奋取代,浅绿色的光芒在眼中闪动:“明白!罐体参数和do(溶氧)调控模块我熟,连夜调试!”

“第二,颠覆性纯化工艺!王姐,新型混合模式填料的小型装柱测试和洗脱梯度优化,必须尽快拿到可靠数据!目标是两步,最多三步,收率要突破百分之七十!”陈树清的笔尖点在纯化路线上。

王姐早已挽起了头发,眼神锐利,土黄色的坚韧和浅绿的兴趣交织:“填料样品明天一早到!我和小赵通宵做小试!保证拿到初步数据!”

“第三,稳定性与制剂!老孙!”陈树清看向之前最顽固的老技术员,“新型多肽稳定剂的效果验证,尤其是高温加速下的聚集抑制率,是你的强项!拿出数据来,证明它的价值!”

老孙此刻脸上哪还有半分抗拒的浊黄?他搓着手,眼中也难得地燃起了技术人的好胜心(浅绿):“陈教授放心!加速试验箱我这就去设定!数据说话!”

“刘工!分子构建的优化不能停!针对载体上那几个调控元件,继续做定点突变文库筛选!我要更高的基础表达量!”陈树清的目光扫向年轻的分子构建工程师。

“已经在做了!高通量筛选仪跑着呢!第一批突变体明早就能挑出来!”刘工语速飞快,身上那明亮的墨绿光芒几乎要溢出来。

张立峰站在人群外围,不再是领导者,更像一个后勤总管和坚定的支持者。他身上的深灰绝望早已被燃烧的土黄(务实干劲)和浅绿(发展渴望)取代。

他不停地打着电话,低声催促着:“对,试剂!名单上那些,无论多晚,想办法调货!运费加倍!……设备?AKtA那台立刻检修校准!……夜宵?再订二十份!要顶饱的!”他挂掉电话,看着眼前热火朝天、分工明确、斗志昂扬的团队,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暖流和力量(淡金初心)。

这支濒临解散的队伍,仅仅一天,就脱胎换骨了!

万一乐依旧坐在实验室稍远的角落,像一块融入背景的磐石。星儿靠在他身边,小脑袋一点一点,显然已经困得不行了,却还强撑着,好奇地看着大人们忙碌。

万一乐一只手轻轻搭在星儿背上,无形的愿力如同最温柔的暖流,无声地安抚着她,驱散着实验室高强度环境带来的不适感。(微弱的惨白惊惶)

他的主要心神,则如同精密的雷达和稳定的锚,持续笼罩着整个核心研发团队。强大的愿力场如同无形的清泉,持续不断地冲刷、净化着每个人因高强度工作而可能产生的疲惫(浅灰)、焦躁(暗红萌芽)、以及面对巨大挑战时本能的畏难情绪(惨白)。同时,这股力量也在更深层次运作:

当陈树清在阐述一个复杂的酶切位点设计时思路稍有凝滞,一股微凉的清流会瞬间注入他的心神,驱散那微不足道的阻碍,让他灵感如泉涌。

当李工在思考某个放大参数的风险点陷入牛角尖(浊黄滋生),愿力会如同和煦的风,轻轻拂过,让他跳出局部,看到更全局的解决方案。

当王姐因为一个纯化峰形不够理想而眉头紧锁(浅灰焦虑),愿力会带来瞬间的清明和冷静,让她注意到一个之前忽略的洗脱缓冲液离子强度细节。

甚至当小赵因为长时间盯数据眼睛发花、精神涣散时,一股温和的提振之力会悄然注入,让他重新集中精神。

这并非直接赋予知识,而是通过净化业力、维持最佳心智状态(专注、冷静、灵感活跃、抗压能力增强),让他们自身积累的知识、经验和创造力得以超常发挥。

整个实验室仿佛陷入了一种群体性的、高效而愉悦的“心流(Flow)”状态。争论依旧存在,但都是纯粹的技术碰撞,火花四溅却目标一致。疲惫感阵阵袭来,却总能在关键时刻被一股莫名的力量驱散,重新投入战斗。

时间在键盘敲击声、仪器运行声、激烈的讨论声和笔尖划过白板的沙沙声中飞速流逝。窗外的黑暗渐渐褪去,天际泛起一抹极淡的鱼肚白。

“陈教授!张总!快看!”小赵猛地从电脑前抬起头,声音因激动而变调,指着屏幕上刚跑出来的最新一组纯化数据图谱,“新填料!新梯度!两步!收率…收率初步估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关键杂质hcp(宿主细胞蛋白)和hcd(宿主细胞dNA)残留都低于检测限!比我们之前最好的数据提升了近一倍!”

“什么?!”王姐第一个冲了过去,看着那近乎完美的层析峰形和检测数据,激动得手都在抖,“成了!真的成了!两步!七十五!”

“好!”陈树清狠狠一拳砸在掌心,墨绿色的光芒大盛。

张立峰更是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用力拍着小赵的肩膀。

李工那边也传来振奋的声音:“新细胞株在摇瓶适应性良好!生长曲线漂亮!明天上罐没问题!”

老孙也瓮声瓮气地插了一句:“我那稳定剂的初步加速数据…也还行,比老配方强不少!”

刘工则埋头在测序仪前,嘴角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

一夜鏖战,曙光初现。虽然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但最关键的技术路线,在众人被激发到极致的心智和协作下,在万一乐那无声无息却至关重要的“场外援助”下,被成功打通了!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淹没了每一个人,驱散了最后一丝残留的阴霾。

“好!太好了!”张立峰声音沙哑,却充满了力量,“大家辛苦了!赶紧收拾一下,抓紧时间休息几个小时!李工、王姐,你们组的人优先!养足精神,白天正式启动关键实验验证!”他看向陈树清,

“陈教授,您也…”

陈树清摆摆手,虽然极度疲惫,但精神依旧亢奋:“我再看会儿文献,梳理一下诺西那生钠ASo合成的优化思路。”

他身上的深灰和暗红业力,在这一夜高强度、高成效的思维碰撞和团队协作中,几乎被净化殆尽,只剩下明亮的墨绿和温暖的淡金在交相辉映。

万一乐抱着早已熟睡的星儿站起身。他无需多言,张立峰和陈树清都明白,这不可思议的一夜,离不开这个神秘年轻人的存在。

“张总,陈教授,我带星儿先走一步,你俩也先睡个觉,今天还有的忙。”万一乐的声音平静无波,“ 对了,下午去一趟你公司,准备一下人员名册和再招人吧。”

张立峰连忙道:“万先生,我让司机送你们去酒店休息…”

“不必,”万一乐摇头,“我们就在附近转转。”

张立峰和陈树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感激和敬畏。张立峰郑重道:“万先生,大恩不言谢!仁泽…不,是我们所有人,都记在心里!”

万一乐微微颔首,抱着星儿,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依旧沉浸在兴奋余韵中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