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围在这里干什么?散开!散开!” 捕头大声喊道,人群慢慢安静下来。他走到秦云面前,拱了拱手:“秦掌柜,下官接到报案,说有人在这里聚集闹事,影响治安,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秦云心里一紧,知道是有人把事情告到了官府。他赶紧说:“捕头大人,误会!都是误会!乡亲们只是好奇我养的牲口,没有闹事。我这就让大家散开。”
可捕头却盯着庄园里面,皱了皱眉:“秦掌柜,下官听说你养了些‘特殊’的牲口,不知可否让下官进去看看?毕竟现在外面谣言四起,下官也需要向知府大人汇报,澄清谣言。”
秦云心里犹豫了 —— 不让捕头看,会显得心虚;让捕头看,又怕他发现种畜的异常。就在这时,他想起了林天的话:“要是官府来人询问,就说是从西域商人手里买的‘改良牲口’,用来改良本地品种,造福百姓。”
“当然可以。” 秦云定了定神,带着捕头走进庄园。牛棚里,荷斯坦奶牛犊正在产奶,张老汉正用陶碗接奶;猪棚里,杜洛克猪崽正在吃饲料。
捕头看到奶牛犊,眼睛都直了:“这…… 这牛怎么这么大?还能产这么多奶?”
“捕头大人,这是我从西域商人手里买的改良奶牛,专门用来产奶的。” 秦云解释道,“我想把这种牛在云州推广,让百姓们都能喝上牛奶,补充营养。还有这些猪,也是西域的改良品种,长得快,出肉多,以后能让百姓们吃上更多的肉。”
捕头拿起一碗牛奶,尝了一口,惊讶地说:“这牛奶比羊奶还香!秦掌柜,你这是做了件好事啊!要是能推广这种牲口,咱们云州的百姓日子就更好过了!”
秦云笑了:“捕头大人过奖了,我只是想为百姓做点实事。”
捕头离开后,很快就把庄园里的情况汇报给了知府王怀安。王怀安听了,心里又嫉妒又好奇 —— 秦云总能搞到些新奇的东西,从高产种子到玻璃器皿,现在又有了改良种畜,百姓们对秦云的赞誉越来越高,甚至超过了对官府的认可。
“不行,我得亲自去看看。” 王怀安心里盘算着,要是这些种畜真的这么神奇,他就能把 “推广改良种畜” 的功劳揽到自己身上,上报朝廷,说不定能升官。
第二天,王怀安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城西庄园。秦云知道躲不过,只能硬着头皮接待。王怀安看到奶牛犊和猪崽,果然很惊讶,尤其是看到奶牛犊产奶时,更是赞不绝口:“秦掌柜,你这改良种畜真是太好了!本官决定,在云州推广这种种畜,让各县都来你这里引种,你看怎么样?”
秦云心里一喜,推广种畜正是林天的计划之一,他连忙说:“知府大人英明!能为云州百姓做贡献,是草民的荣幸。只是种畜数量还少,需要先繁育一段时间,才能供各县引种。”
“好!本官给你时间!” 王怀安高兴地说,“你尽快繁育种畜,本官会上报朝廷,为你请功!”
王怀安离开后,秦云立刻给林天发消息,汇报了官府的反应。林天回复:“很好!官府的支持能加快种畜的推广,你要抓住这个机会,建立‘种畜繁育基地’,同时控制种畜的流向,避免种畜流失。另外,王怀安想抢功劳,你可以顺水推舟,把‘推广种畜’的功劳让给他,这样能减少他对秦氏的敌意,也能为你以后入京铺路。”
秦云明白了林天的意思,开始扩大庄园的规模,修建更多的牛棚和猪圈,雇佣更多的老农,专门负责种畜的繁育。不到一个月,荷斯坦奶牛犊就长大了不少,母犊的产奶量达到了每天五桶;杜洛克猪崽也开始繁殖,生下了几头小猪仔。
“神牛生崽了!”“神猪下崽了!” 的消息再次传遍云州城,百姓们对秦氏货栈的赞誉达到了顶峰,甚至有人给秦云送来了 “为民造福” 的锦旗。
而王怀安也果然按照约定,写了一份奏折,把 “发现改良种畜、计划在云州推广” 的功劳都揽到了自己身上,上报给了朝廷。他不知道,这份奏折,不仅没有给他带来升官的机会,反而让远在京城的大雍皇帝,注意到了 “秦氏货栈” 这个名字。